中美衝突根源
大家好我是龔師傅,歡迎來到嬴娟頻道。
下文原創鬆果不落 來自微信公眾號古老板
這是一篇原文長達兩萬五千字的長文章。我們會分成九期節目來分享。第一期我們介紹了米塞斯和他的書。本期是第二期,我們來講一下《全能政府》這本書。
《全能政府》是米塞斯解讀納粹崛起的一本書,它給出了另辟蹊徑的、你從沒見過的政治-經濟-社會學解釋。
而這本書提出的解釋框架超越了納粹德國問題的曆史個性,極其吻合當今的國際政治衝突。
簡而言之,對於德國人發動大戰的根本原因,米塞斯認為:
不是什麽德國人武德充沛的民族性(每個民族的曆史都可以找到尚武的元素,也同樣可以找到熱愛和平的元素),也不是希特勒的瘋狂的意誌和個性(如果不是希特勒,而是其他人上台,也不會改變當時德國的大趨勢),不是納粹特殊的反猶和種族主義(這隻是納粹黨的特殊偏好為曆史添加的個性,納粹本身甚至也沒有貫徹其種族主義思想),而是德國人(乃至當時世界列強)的經濟幹預主義導致了經濟民族主義,經濟民族主義壘高了國際貿易壁壘、激化了國際衝突,使得大多數德國人真心誠意覺得侵略別國與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關。
經濟利益在裹挾著無數德國百姓卷入全體戰爭的戰車。
經濟民族主義才是國際衝突和糾紛的真正關鍵。經濟民族主義通往戰爭的邏輯鏈條則早已為古典經濟學家所揭示:
當財產得到保護,政府放任市場經濟自由時,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必須服務好他人的利益;在交換經濟中,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必須給予出去別人希望的商品,想發財、生活富足的人必須盡心為他的同胞提供物美價廉的優質商品和服務;每個人都會按照自己心中最合適的方式使用生產要素,使其發揮至最高生產效率的程度。
簡單說,自由市場中,人與人之間的長期利益是和諧的,它讓經濟體充分發揮資源稟賦、技術條件限製下可能達到的最高程度。
但是,如果政府不放任自由的話,而是對市場主體自由使用自己財產進行限製的話,則出現幹預。對市場的幹預可能是:管製(不讓做)、限製生產(壟斷、配額、提高準入門檻)、收稅(增加生產的成本)、超發貨幣等等。
幹預的後果是,同等條件下,要素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效率服務於人類。幹預總是降低生產效率、拉低整體生活水平的。
需要持久的專注力和一絲不苟、邏輯一致的清明頭腦才得以讓一個人掌握經濟學的純粹原理。
然而,要得出正確的經濟政策實踐結論卻相對容易,可以說,二百多年前古典經濟學和現代經濟學雖然沒有共享相同的理論基礎,但它們在經濟實踐中得出的答案是一致的。
經濟學運用於實踐中的教義可以用這麽一兩句話來總結:
如果政府給與某個群體特權(工會、商業卡特爾、牌照、農業補貼、信貸補貼等等)和額外的利益,那麽總有其他人要為這些特權和利益而受損;如果政府給予所有群體不同的特權,那麽,沒有人會得利,所有人都會受損,因為整體的生產效率水平被拉低了。
在80多年前的德國,這樣的特權由於社會民主主義的盛行,率先給予了工人群體,其形式是高於市場決定的工資率。受損的人是支付工資的企業主。
因為,現在產業的勞動成本上升了,其他成本和收入不變的話,必定挫傷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
受損的企業主並不會甘心忍痛,他們會努力發揮自己的政治人脈網絡去尋求屬於自己的特權。
於是,德國政府進一步給予了企業主特權,就是卡特爾。
卡特爾提高了生產行業的進入壁壘或者是提高了潛在競爭者的成本,目的則在於使得卡特爾企業主能夠以高於原本的價格進行出售。
這彌補了他們被工人福利挖走的那塊肉。然而,誰在為企業主的特權買單呢?很顯然,是消費者。
阻礙生產的結果是,消費者不得不以更高的代價來獲取同一商品,或者商品價格不變,但質量更差了。
然而,廣大消費者就是每天的你我,消費者並不容易在現代社會組成工人群體或者企業家群體那樣的政治壓力團體。他們沒辦法把因彌補企業主而帶來的損失通過政治特權轉嫁給其他群體。
然而,事情到這一步還沒有完。隻要存在著國際貿易,德國政府對國內的幹預主義就必然會觸礁失敗。
隻要國際市場在競爭,工會-卡特爾造成的畸高的商品價格就不會是唯一的報價。
別國的同類商品,比如說汽車,會在同等質量下,賣得比德國的卡特爾價格更低。於是,德國消費者並不需要忍氣吞聲,支付畸高的汽車價格,他簡單地購買進口車就行了。
他的購買進口車,而不購買國產車,是對效率低下的國產汽車行業的一次否決投票。德國國產企業主不得不麵臨銷售下滑利潤縮水、進而縮小產能的窘境,德國工人則不得不在效益低下的企業賺取較低的工資率,而如果海外的競爭對手生機勃勃、極具競爭力的話,這些被保護的企業甚至會破產、這些工人甚至會丟掉飯碗。
至此,我們得到了米塞斯對幹預主義的重要觀察:“幹預遞增定律”:
任何幹預總是適得其反、自我挫敗的,因為會帶來政府不希望的新麻煩,為了解決這些新麻煩,要麽進一步祭出新的幹預措施(就像給予工人特權後,為了彌補企業主,進而又給予企業主一項新的特權一樣),要麽徹底廢除所有幹預措施。
當政府不得不持續幹預下去時,我們就邁進了全麵的計劃經濟,所有生產和銷售都必須由政府全權控製,否則,總是會按下葫蘆浮起瓢,不省心的市場經濟總是會給好意的政府添堵增亂。
而放棄幹預意味著回歸自由市場,順從於無情的經濟規律。隻要政策思路是邏輯一貫的,隻要政策之間不是矛盾混亂的,兩條路徑,必擇其一。
如上所言,僅僅國際貿易競爭的存在,就會讓德國政府對國內的幹預的惡果原形畢露。幹預遞增定律再一次擺在德國政府麵前,要麽管製國際貿易,要麽徹底廢除此前的所有幹預措施。
可惜,和當時列強一樣,德國選擇了幹預國際貿易。
既然進口商品勝在物美價廉,那我就讓它物不美價不廉,這樣德國的民族工業才可以和進口商品競爭。
方法很簡單,增加關稅提高購買進口商品的價格,或者直接限製甚至禁止購買進口品,那就是進口配額和外匯管製了。
還可以貶值本國貨幣的外匯比價,這樣可以讓進口變得更昂貴。
本國商人和別國競爭對手的鬥爭成了你死我活、不可調和的衝突。
經濟民族主義由此誕生。
當所有幹預國際貿易的措施都使出之後,不止進口,德國的出口貿易也會變得更加困難。
道理很簡單,人們之所以出口,就是為了進口。根本上看,進口的貨物是用出口貨物來實際支付的。
沒有人會願意長期持有德國的國內貨幣,之所以有對馬克的需求,僅僅是為了在不遠的未來某刻,用馬克來進口德國貨物。當德國進口變少後,出口也會隨著變少。
其次,更重要的是,德國之外的國家同樣要照料他們本國的工會、卡特爾等特權,他們同樣愚蠢地一步步進入了幹預螺旋遞增的循環。別國也費盡心思築起高聳的貿易壁壘。
這就是一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世界經濟格局的主要背景。當國際貿易在縮水,各國的貿易依存度不斷下降時,戰爭的代價就會極速降低。
然而,以上揭示的鏈條適用於戰前的幾乎所有列強。仍然沒有解釋為什麽獨獨是德國發起了大戰。德國的特殊性在哪?
德國的特殊性仍然在於經濟因素當中。德國是一個人口過剩工業主導型國家,人口過剩指的是人口相對於自然資源的比例遠高於其他列強。
意思是:德國的經濟結構主要是生產中間品和製成品,用它們出口出去,換取工業製造必要的原材料和食物。
當國際貿易被各類壁壘切斷時,德國的生產體係麵臨崩潰。當它出口製成品和中間產品時,它希望貿易壁壘能保護自己的民族產業,但別國會以同樣的貿易戰手段來報複德國,也即,提高德國進口原材料和自然資源的難度。
惡魔般的選擇又一次擺在德國人麵前:為了獲取工業必需的原材料和食物,要麽在政治上傷筋動骨,得罪之前所有的壓力團體,廢除一切特權和幹預貿易的措施,重新以自由貿易分子進入國際市場;要麽把擁有原材料、食物的別國變成自己的“國內”,攫取德意誌民族的“生存空間”。後一條就是侵略和黷武的納粹之路了。
在此,德國人的第二個特殊性發揮作用了。
米塞斯在分析德國發起大戰時強調了一個近乎廢話的理由:德國人認為自己的軍力能夠打得贏一場大戰。這是個必要的條件。
采取幹預主義的孱弱小國,不得不自己麵對幹預的苦果,如果它力圖求變,羸弱的軍力不允許它把別國領土變成“本國”,它隻得老老實實屈從於市場經濟的自由貿易法則。
但是德國強大的軍事力量給予了德國人黷武的選擇。
以上便是米塞斯提供的德國納粹崛起的社會政治經濟解釋。
這個鏈條很簡單:
1、僅僅在國內幹預市場是不足夠的,因為價格規律在冷酷無情地運作,隻要碰到國際貿易競爭,國內的幹預政策必然失敗;
2、因此,幹預和管製必須延伸到自己沒有主權的國際貿易,經濟民族主義應運而生;
3、對國際貿易的幹預和保護主義引來別國的敵意和報複;
4、各國互相填築貿易壁壘導致了國際利益的衝突,且降低了戰爭的代價;
5、對過剩人口的製造業大國——德國來說,不再能用自由貿易換來食物和原材料時,那唯一的出路就是用鐵與血搶來食物和原材料;
6、遍及工商業的德國民眾的經濟利益因此與政治家的軍國主義思想一拍即合,侵略有了民意基礎,全麵戰爭由此而起。
注意,以上因果鏈條並不隻適用於德國,一二戰時期的主要列強都在幹預遞增的螺旋循環中樂此不疲。這完整解釋了世界大戰的經濟動因。
順便說一句,經濟動因是社會現象中最重要的動因,它真實不虛,和每個老百姓都息息相關,也最能解釋,為什麽幾十億老百姓都以血肉之軀投入這場大戰。
否則我們隻能去求助於一些不得要領的牽強解釋:某些民族或者是它們的哲學裏流淌著熱愛侵略的血液;人類集體癲狂,基因裏的嗜殺嗜血被莫名其妙的按鈕給喚醒;或者,世界大戰是一小撮位高權重的政客們陰差陽錯的失敗外交導致的。
不吝篇幅地介紹米塞斯的這本書,是因為以上框架的幾乎每一個推理鏈條都精準地映射於當下的國際局勢。
本期視頻就到這裏了,下期我們會談一個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