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梅州高速事故,看行走的火化爐,鋰電池電車的燃爆曆史

來源: 咲媱 2024-05-08 08:57: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37 bytes)

梅州高速事故,死亡了五十多人,其中有三個人的身份遲遲不能確定,是因為這三個人被完全燒化,隻剩下幾顆牙齒。沒法鑒定身份。

這在以前的交通事故中,是極少發生的。

這是因為,新能源電動汽車爆炸燃燒的結果。

在所有金屬中,鋰的比重極小、電極電勢極低。也就是說,理論上,鋰電池體係能獲得最大的能量密度。因此,鋰順理成章地進入了電池設計者的視野。

但是由於鋰活性的過高,所以遇到水或者空氣都可能發生劇烈反應以至於燃燒和爆炸。

1989年以前,因為Li/Mo2二次電池發生起火事故。因為無法解決的安全問題,鋰金屬電池研發基本停頓。

最終,研究人員選擇了顛覆性方案,即搖椅式電池,讓鋰二次電池的正負極均由嵌入化合物充當。

但是,這並不等於鋰電池就安全了。

大電流迫使鋰離子在電池內部快速遷移,容易出現鋰析出,長期下去電池容量會快速衰減,最壞的情況則是鋰析出後堆積形成鋰枝晶,刺穿隔膜,導致電池發生內短路,最終發生熱失控,進而起火。

燃油汽車也會自燃,但是和鋰電池的自燃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燃油汽車的自燃,是先冒煙,再慢慢燃燒,汽車裏麵的人有機會逃跑。

而鋰電池,從開始燃燒到爆炸的時間非常短。根本沒有逃生的機會。

在從高處跌落,或者撞車的衝擊下,鋰電池必定燃燒爆炸。裏麵的人完全沒有逃生的機會。

而且鋰電池一旦燃燒,極難撲滅,會一直燒到底。

所以,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不是方便,不是外型,不是科技含量,也不是充電速度,而是安全,

如何保證在撞車之後,不容易燃燒爆炸。

這才是新能源汽車的重中之重。

所有跟帖: 

建議@馬斯克 -海之塵HZC- 給 海之塵HZC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8/2024 postreply 09:17:52

自燃逃不了,那就學燃油汽車,先冒煙報警 -精木- 給 精木 發送悄悄話 精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8/2024 postreply 09:33:54

Tesla最近確實保護電池被撞擊自燃做的非常不錯,不知道有沒有公開專利讓中國同行抄作業 -seasnowman- 給 seasnowm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8/2024 postreply 10:55:00

這個肯定是特斯拉的核心技術,未必肯公開,而這些東西是看不見的,還會巨幅增加成本,賺快錢的中國同行未必會願意學。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8/2024 postreply 11:10:28

這個買部特斯拉拆開來看就知道啦,電池艙是鑄造的,成本很高的,舍不舍得下本而已 -6ba6- 給 6ba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8/2024 postreply 14:43:24

寧願燒了賠錢, 這種大幅增加成本的作業沒人抄。 -iask- 給 iask 發送悄悄話 iask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8/2024 postreply 14:36:59

我記得中學化學做實驗,鋰放入水中,引起激烈的反應,沸騰並放出大量蒸汽 - 精木 -人在美途- 給 人在美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8/2024 postreply 10:55:49

新能源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汙染嗎?車一燒減掉的碳一次補足 -拾麥客- 給 拾麥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8/2024 postreply 22:26:25

even high quality EV can burn itselft -xiaoxiao雨- 給 xiaoxiao雨 發送悄悄話 xiaoxiao雨 的博客首頁 (128 bytes) () 05/09/2024 postreply 08:04:50

電池自帶氧化劑,燃燒不需要氧氣,所有滅火方法無效 -Ridetolight- 給 Ridetolight 發送悄悄話 Ridetoligh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9/2024 postreply 08:18: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