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跌落神壇,市值暴跌約9600億
昔日的“王者”寧德時代,已從高高在上的神壇跌落。兩年時間裏,“寧王”的市值蒸發超9000億元,跌幅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就連創始人曾毓群都被逼急了,拿出大量真金白銀救市。我們不禁要問,寧德時代到底怎麽了?
1. 從高高的神壇跌落?
與許多行業大佬一樣,曾毓群出生在貧寒農民家庭。依靠自身努力,通過學業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曾毓群成為新能源領域的專家。
2011年,曾毓群抓住新能源的時代東風,在老家福建寧德創立了寧德時代。2018年,寧德時代上市,這家動力電池巨頭終於走到了聚光燈下。
2019年到2021年,其在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市占率一直都超50%。
由此,寧德時代股價持續暴漲,2021年12月一度超380元,市值高達16800億,僅次於貴州茅台。
可是從2022年起,寧德時代股價便進入了下跌通道,持續跌跌不休。進入2023年,寧德時代股價依舊毫無起色,在下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至今,其股價較年內高點已回調約40%,年初至今的累計跌幅近30%,是2023年市值蒸發規模第二大車企。在剛剛過去的4個月裏,其市值蒸發了約4000億元。
如果將時間維度放長一點,寧德時代當前市值約7200億元,距離2021年巔峰時刻已下滑約9600億元。
2. 曾毓群也被逼急了?
股價不斷下滑,市值離萬億漸行漸遠,寧德時代在資本市場的頹勢,把曾毓群都逼急了。
2023年11月份,寧德時代宣布斥資不低於20億,且不超過30億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用於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
回購股份,一方麵是為了提振股價,另一方麵也說明寧德時代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
寧德時代已根據計劃完成兩次回購,總額超過9億元。不過,回購並沒能阻擋公司股價進一步下跌的趨勢。
事實上,寧德時代的業績依舊亮眼,持續正增長,隻不過似乎碰到了天花板,“想象空間”正在變小。
2015-2021年,寧德時代營收、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56%、52%。
而2023年前三季度,其營收為1054億元,同比增長8.28%,增速創下三年新低;同期淨利潤104億元,同比增幅10.66%,為過去六個季度新低。
寧德時代在國內動力電池的市占率,2022年跌破50%大關,滑落至48.2%,2023年前十個月則進一步跌至42.76%,較2021年巔峰時期減少了近10%。
3. 寧德時代到底怎麽了?
寧德時代市占率不斷下滑的背後,是市場不願“寧王”一家獨大。作為朝陽產業,誰都想在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分的一杯羹。
國內的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動力電池企業,千方百計地蠶食其市場份額。
還有整車廠商們,不願意將自主權長期放在“寧王”手裏,不想給“寧德時代打工”,比亞迪、長城、蔚來、吉利、北汽、上汽、長安等,都早早開始布局動力電池。
比亞迪弗迪電池、長城蜂巢能源不僅自供,而且還外供。蜂巢能源,更“截胡”寧德時代,斬獲了寶馬約1000億的大額訂單。
國外的LG新能源、鬆下、SK On、三星SDI等,也不甘落後,都在全球市場圍剿“寧王”。
除此之外,寧德時代在海外市場,不僅麵對貿易戰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外,而且還遭遇著歐美國家對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築起的封鎖圍牆。
例如在美國《通膨削減法案》影響下,寧德時代選擇“曲線救國”,與福特合資在美國建廠。但即使這樣,這項合作遭到了美國監管部門的多次質疑和調查。
外界擔憂,寧德時代在美建廠的計劃可能會落空,將限製其未來在全球的市場空間和增長潛力。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寧德時代過去享受了“盛世”之下的春風得意,如今正在承擔身處“困局”之中的低穀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