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中央六台電影頻道又放美國大兵在中國被救,然後和中國女兵擁吻的電影了,這個信號是說,咱要和美國和好了。
這個幼稚與可笑的做法還真不是誰的調侃,那是真的!同時,電視上提起美國的措辭與口風確實是變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個同今天強拉你去結紮,後天鼓勵你生三胎的做法,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內核同出一轍,這古老國的文明,即使有一萬年,又能咋樣呢?
據說元首出行的規格,一切對標美國,可能還要過頭些,有了標準,趕超便很容易,厲害國在這方麵,確實是厲害的,幾十年趕超下來,有了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是的,對等的,重要的。
這個態勢,在國內,很大程度上的深入人心,看抖音裏一些人的抖評,這美國怎敢對我們怠慢啊!
然鵝,在我眼裏,美中關係或許重要,但這個重要性的主動權不在中方,在美方,而且,完全在美方,雙方實質上,完全談不上對等。
從頭掰扯的話,沒有美國,中國不會有清華北大,協和醫院和湘雅醫院,不會有第一批公派留學生,以及後來無數的留學生,這批人後來為中國逐步轉型現代化工業社會起到肱骨作用。同期,沒有中國,美國不會有什麽變化,仍然會是新興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沒有美國,就沒有駝峰航線,沒有飛虎隊,沒有牽製日軍的力量,沒有對當時中國政府的援助,也就沒有抗日戰爭的全麵勝利;同期,沒有中國,美國照樣會通過參與二戰成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成為影響當今世界秩序的最重要力量。
沒有美國,就沒有中國的核武器製造,兩彈一星的核心人物,都是美國造。這方麵就不用說沒有中國會咋樣了吧。
沒有美國,中國的改革開放,就隻能是一個願望,一個想做卻不知怎麽做的口號,怎麽改,向誰開放,都是一頭霧水。
沒有美國,這一百多年來的所有新創造,要麽誕生的晚,要麽不具備現在這樣的規模和係統性連續性。沒有中國,從汽車,電力,油氣,航空航天,新商業到整個信息產業,一樣都不會少,一樣都不會受影響。
走到今天,中國成為全球產業鏈最齊全的製造業大國,那都是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跟進的結果,還需要最重要的拉力,這個拉力,一大半都是美國給予的。筆者曾在兩家美資企業工作過,主要和大區經銷商一起工作,這些經銷商們,有的是從泥腿子農民轉型,有的是殘疾人,有的甚至是刑滿釋放人員,十幾年走下來,個個成為有模有樣的基層企業家,在無數次美方企業提供的培訓和各種規範製度的熏陶下,成為細分領域內的專家好手,最後發展到一些基礎產品自製自營,替代美方產品,或在服務領域內提供更適應當地市場的項目,這些經驗和知識產權的輸出,可以說是白給的,雖然可以解釋為利益共享,但是輸出方總是格局更高的所在,客觀上就是先進的傳幫帶。
中國的成就,自身努力是一方麵,但更重要的是外部拉力,製造業大國是不易,是重要,但是這個地位不是恒定的,會變得,尤其在創新不斷地當下,如果不能一直跟進最先進,過時和老化是很快的,這一百多年來引領創新的火車頭是誰?目前唯一係統性具備這種能力的國家是誰?他覺得受到威脅卸掉一個掛靠的車廂會怎樣?看看現在統計局都不敢報的青年失業率吧,不用做別的,就隻做個脫鉤,隻在關鍵領域內脫鉤就夠了,結果估計用不了10年就會看的很明顯了。
如此的弱關聯,卻看不清實質,必定栽大跟頭,韜光養晦這東西,是對內核對等,但某一時段不能對等的雙方來說的,於中美雙方完全不適用,本就是個愚蠢的念頭,循著這個路徑改弦易張,必定是錯上加錯!
美國一路轟轟烈烈的同時,也一直問題不斷,四處響起的槍擊,此起彼伏的各類矛盾衝突,黨派對立紛爭,不用別人惦記強調,美國自己就定位自己是個麻煩國,甚至是完蛋國,媒體新聞上那有什麽好事報道,全是一鍋破事亂燉,很有意思,這個和定位自己是厲害國、最安全國的形成強烈反差!
國家和個人一樣,對自己認識清楚,定位清楚,那麽成功就此開始,正如當年鄧小平說的,跟著美國走就能富,同樣,對自身認識不清,定位錯誤,那麽麻煩甚至災難也就自此開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