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80多歲的NASA工程師被請回去, 因為某衛星係統沒有其他人懂,
所有跟帖:
•
每個曆史久一點的地方都有legacy係統沒人懂。
-Porcelana-
♀
(0 bytes)
()
03/23/2023 postreply
00:55:37
•
對於重要的衛星係統是不應該的。NASA很多技術都失去傳承,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3/23/2023 postreply
00:59:53
•
80歲那應該是很老的衛星。那種衛星應該已經不重要了。就像有的公司裏的COBOL程序,已經沒有人懂了。
-Porcelana-
♀
(0 bytes)
()
03/23/2023 postreply
01:04:12
•
最新的韋伯望遠鏡工程師平均年齡已經60歲了,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3/23/2023 postreply
01:10:26
•
年輕的航天人才都到私人的航天企業譬如SpaceX,Blue Origin及其他。留在NASA搞韋伯望遠鏡的當然都是老人。
-Porcelana-
♀
(0 bytes)
()
03/23/2023 postreply
01:15:44
•
看看這個航天的Startup:
-Porcelana-
♀
(331 bytes)
()
03/23/2023 postreply
01:17:46
•
這才是吸引年輕優秀航天工程師的地方,不是NASA。
-Porcelana-
♀
(0 bytes)
()
03/23/2023 postreply
01:19:49
•
哪有什麽年輕航天工程師?
-凊荷-
♀
(358 bytes)
()
03/23/2023 postreply
03:20:05
•
私人企業比NASA更有利於創新和效率。
-Porcelana-
♀
(0 bytes)
()
03/23/2023 postreply
01:20:56
•
錯! NASA的創新成就遠超私人企業,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3/23/2023 postreply
01:25:26
•
不說航天,那本來就應該NASA搞,芯片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都是私人企業搞出來和發展的。
-Bob007-
♂
(0 bytes)
()
03/23/2023 postreply
06:24:08
•
Spacex當然有一些NASA傳承,大部分非直接。 比如原來為NASA做計算的教授改為Spacex研究,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3/23/2023 postreply
0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