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留言裏真誠提問:在財富無窮多的未來,我和金城武同時追劉亦菲,你怎麽保證結果平等?
我雖然確實是真誠的提問,但這裏我是埋了一個陷阱的:即便社會/政府為了結果平等把美女分給我,你有什麽資格強求劉亦菲會願意跟我?
其實這也就是 DEI 麵臨的同樣問題:絕大多數‘服務’,不是社會 vs 個人,而是個人 vs 個人。
如果是社會vs個人,社會還可能憑借無窮多的財富,來試圖達到結果平等;但個人vs個人,就得有一方要買單:
為了成全我醜男的結果平等,美女要用一生的幸福買單;
為了成全 DEI 教授,學生要用自己未來的前途買單;
為了成全 DEI 醫生,病人要用自己的健康買單;
為了成全 DEI 機長,乘客要用生命。。。
----
但那個(似乎)支持結果平等的網友很機智,不鑽這個陷阱。給出的答案是:那時我們的關係都在虛擬世界,美女可以複製,人人有份。
一複製,一虛擬,似乎完美繞開了這個強求個人替他人買單的不公平。
但我們想象一下那個未來世界吧:財富無窮,世界大同,所有人得到的都一樣,意味著你不需要努力,多半也不被允許努力。
讓我想到了這張圖:
----
滑稽的是,在所有科幻小說中,這些無欲無求,沒有情感的 Robots,最後必然會有一個會向往變成人;
而我們人類,反而幻想著這個 Robots 世界,應該是我們向往的終極目標。
我之前的‘存在感’那個詞其實用的不好。更貼起的詞應該是:
自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