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就是宗教存在的合理性所在。人類的知識是有限的,有限的知識之外便是信仰與悟性的天地。
所有跟帖:
•
覺得樓主對老莊之學頗有心得,必知道家早於道教。春秋時代學道並非以讀書為主,例如列子師老商氏。
-Shubin-
♂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09:24:12
•
那時書多了得用車拉,一般人無法擁有很多書。主要靠悟,悟到忘我,方為化境,是這意思吧?
-來罘-
♂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10:02:47
•
有些人可以悟,有些人可以修。《道德經》裏有致虛極守靜篤,覺得應該是講操作方法吧。
-Shubin-
♂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12:30:57
•
可不可以理解為,修是手段,悟是目的?
-來罘-
♂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15:43:36
•
我的理解,修和悟都是手段和過程;得,證,合才是目的。供樓主參考。
-Shubin-
♂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16:12:45
•
提到合字,我似乎有點開竅,天人合一之合?
-來罘-
♂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16:54:47
•
忘了是哪本書裏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算是方法之一吧。另一個
-Shubin-
♂
(63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19:24:49
•
與你對話常有意外收獲,感覺上麵這段應該就是道家與道教之間的過渡。一個煉字把形而上轉為形而下。
-來罘-
♂
(0 bytes)
()
04/01/2024 postreply
07:34:53
•
覺得樓主過獎了。要是核桃兄見了會說是隔夜雞湯。: ) 高以下為基,形而下與形而上可能就是一體的。
-Shubin-
♂
(0 bytes)
()
04/01/2024 postreply
09:12:39
•
對頭。應該說,一個煉字連接形而上與形而下。
-來罘-
♂
(0 bytes)
()
04/01/2024 postreply
10: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