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和一個拉拉聊天 說起她怎麽找到組織的 聽上去就是讀書的時候被比她成熟很多的大姐姐勾引了。好吧,看來被勾引還要講運氣,男女老少貧富貴賤,有時候就是一念之間。
想起來這件事,是因為前兩天給一幫10年級生當車夫,兩個男生五個女生,一路上嘰嘰喳喳,荷爾蒙爆棚。事後我就問兒子誰是誰,想把名字和臉對一下。結果好嘛,一個有禮貌的中國女孩子卻是叫男孩子的名字因為they自認是trans, 另外一個漂亮韓國女孩子也給自己改了中性的名字因為她是bi,然後那個愛打扮的印度小姑娘嘛,她是pan
我的第一反應是我這個兒子 還是出淤泥而不染嘛。然後趕緊檢討,誰是淤泥誰是白蓮花, 不要自我感覺良好,又自以為是了。第二反應是不能再問了,老老實實等著兒子給我驚喜吧。後來忍不住 就跟兒子說了一句,那個乖乖的中國女孩子 我們從小看她花樣滑冰長大的,都很討人喜歡,將來的日子,隻怕是不容易。
然後就不由自主地琢磨,我們以前年輕的時候 同學朋友裏麵肯定也有,但是比例有多少,現在是無從考證了。現在的年輕人裏麵 有那麽多不同的取向 應該還是和這裏的大環境有關係,所以先天和後天的影響,在我心裏還是存疑。
有些人覺得這是社會淪喪人心不古的征兆,然後引申到政治道德,禁不住催胸頓足如喪考妣,這也是一種人生選擇。在我看來,這些孩子們好像也在茁壯成長,在私生活上有那麽多的選擇,未必不是一種自由和創造力的體現,更何況,他們也沒有觸犯到別人的利益,都還是年輕和成長的身體和心靈,為什麽不能給他們多留一點餘地和包容呢?
話是這樣說,但是不得不感慨 環境語境和流行文化對人生的影響。一輩子的事情 冥冥之中 有那麽多的岔路,行差踏錯,甘苦自知。
不知道發在哪一版合適,這裏大家的態度好像一般比較溫和,就這樣子,隨便講講。最多大概就是被人批評是非不分吧 從小都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