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太客氣了,我哪裏談得上講解,不過是茶餘飯後博君一笑

讀著讀著,設想場景,越想越象,寫一篇文。

您設想的場景也很鮮明,真是同道中人啊。靜女裏的自牧歸荑說得太形象了,不由想起了歐洲人的高山牧場。

新台的河水狀態暗藏時間也很有意思,就是水利設施一說我不太讚同。沒去鄄城看過,我隻是猜這個台離河邊應該有一段距離。泥土容易被水衝垮,良渚遺址的水壩是用編織好的稻草包裹好土以後壘起來的,不記得中原的台有這道工序。後來灞河上的水壩也是用的植物包泥。而且漁網應該設在水中,進到河裏去設,從台上架橫杆費工費力。燕子主要吃蟲,不是水鳥,可能不會在橫杆上築巢。

二子乘舟的一來一往很有新意,就是大禹的時代離周朝遠了一點,那麽久遠的事,不好說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