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詩歌》
XLIV
第四十四首
聞名遐邇,名揚四海
Far Known to Sea and Shore
英國 A. E. 豪斯曼原著
Alfred Edward Housman (1859 – 1936)
徐家禎翻譯
Far known to sea and shore,
Four square and founded well,
A thousand years it bore,
And then the belfry fell.
The steersman of Triest
Looked where his mark should be,
But empty was the west
And Venice under sea.
From dusty wreck dispersed
Its stature mounts amain;
On surer foot than first
The belfry stands again.
At to-fall of the day
Again its curfew tolls
And burdens far away
The green and sanguine shoals.
It looks to north and south,
It looks to east and west;
It guides to Lido mouth
The steersman of Triest.
Andrea, fare you well;
Venice, farewell to thee.
The tower that stood and fell
Is not rebuilt in me.
聞名遐邇、名揚四海,
四四方方、基礎堅牢,
承受了上千年,
那鍾樓竟然倒掉。
特利亞斯特的舵工
望著那兒原來應有的標記,
卻發現西邊一片空蕩
威尼斯沉到了海底。
從塵土飛揚的廢墟上,
高挺的塔樓迅速矗立,
比以前的地基更堅固,
那鍾樓重新站起。
白晝將要過去,
宵禁的晚鍾再一次敲響,
鍾聲傳到遠方
傳到碧綠、殷紅的沙洲上。
鍾樓遙望南北,
鍾樓遠眺西東,
它守衛著麗都口岸,
特利亞斯特的舵工。
別了,安德裏亞,祝你安好,
威尼斯,跟你再見,
那座豎起又倒塌的塔樓,
並未在我心裏重建。
二 0 二二年四月九日
譯於澳大利亞刻來佛寺愛閑堂
* 豪斯曼的這首詩是詩集《更多的詩歌》中的第 44 首。
此詩寫於 1922 年。一年前的夏天,詩人豪斯曼重訪了意大利名城威尼斯。這次 是因為他的朋友、威尼斯的貢多拉(Gondola)船工安德裏亞(Andrea)重病,豪斯曼去 看望他。
詩一開始寫的是威尼斯著名的聖馬可鍾樓(Campanile di San Marco)在 1902 年 突然倒塌。這座名聞四海的鍾樓在公元九世紀已經出現。後來一再重建,最後定型的 那座鍾樓建成於 1514 年。1902 年倒塌後,到 1912 年又重建。詩的第三節就是寫這座 鍾樓的重建。
詩的第二節說到特利亞斯特舵工。特利亞斯特(Triest)是意大利東北邊沿亞得 裏亞海(Adriatic Sea)的一個海港。我想,可能詩人的朋友安德裏亞就是從那兒來的, 所以詩裏稱他為“特利亞斯特的舵工”。那座聖馬可鍾樓是海上舵工們的標誌性建築。
詩的第四節寫到“宵禁的晚鍾”。以前,一到晚上,晚鍾敲響,人們就得待在家 中,不能出去。據說,那裏的猶太人住區等到一打晚鍾,猶太人就不許再走出他們居 住的區域了。
詩的第五節寫到麗都(Lido),那是指威尼斯口岸有一個七英裏長的島嶼,阻 攔海水湧進威尼斯。但是,在暴雨季節,威尼斯至今仍然經常漲水,成為城市的禍害。
最後一節是詩人告別威尼斯,告別他的朋友安德裏亞。他說雖然倒塌的鍾樓已 經重建,但“並未在他心裏重建”,我想,意思是說,失去了朋友的這座城市,以後再 也不會跟以前一樣了。雖然鍾樓可以重建,但這座城市對詩人來說,已經失去了以前 的魅力。
原詩六節,每節四句。譯詩每節雙句押一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