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你提供的看法!我理解你的意思,但再仔細閱讀這首詩,我的看法還是與你及木兄不同:

來源: Ohjuice 2023-01-04 18:14: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39 bytes)

我覺得,在這首詩裏,vein跟中文沒有什麽區別,就是指裏麵有血液流動的管子,因為在後麵幾句中,詩人已經繼續說到了這根管子裏流動的熱血和跳動的脈搏。所有你說的“有生命和溫度”的血液,就都在這根“血管”裏麵存在了。根據我的理解:詩人想說的是:活人和死人,都有相同的“血管”,隻是死人已經沒有血管中的熱血和跳動的脈搏罷了。所以,血管就是指血管這個object而已。

另外,關於看原文的問題,我也完全同意你的看法。關於翻譯,尤其是詩歌翻譯,我發表過不少文章,表達我的看法。我的看法正是認為,要百分之百地理解一首外文詩,唯一的辦法是自己去看原文,因為翻譯中總會丟失一些東西,這是因為兩種語言本身的差別不同造成的。一種語言寫的文字,很難百分之一百地用另一種文字轉達過去。作為譯者,隻能盡力而為,讓轉達時的損失盡量減少罷了。所以,我很反感國內很大一部分談論翻譯的人,認為翻譯既要譯出內容,也要譯出形式。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我們還要看到的是:世界上並非每個人都懂外語,更不可能要求一個人懂世界上所有的外語,所以,不得不有翻譯。我一貫強調:翻譯是供不懂外語的人閱讀的。懂外語的,最好自己去看原文。所以,我的翻譯原則與傅雷的相似,他提倡的是“神似重於形似”。我主張翻譯詩歌時,在不損傷原作意思的基礎上,要將譯詩寫成一首讓中文讀者能夠理解、能夠欣賞、能夠受到感染的“中文”好詩。就像我念傅雷翻譯的小說時沒有覺得我在讀一本翻譯著作,而隻覺得我在讀一本原來就是用中文寫出的語通句順、感人至深的好小說一樣。這是我的翻譯原則。

另外一點就是,我喜歡翻譯詩歌,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覺得這是一種文字遊戲。我很enjoy把一種語言的詩歌轉達成另一種語言的詩歌的過程。這是一種要動點腦筋的嚐試。就像做智力遊戲一樣。

謝謝你說我“已經做得很好”。我隻能勉勵為之罷了。我沒有研究過任何翻譯理論。我的翻譯理念是我在一生翻譯了近千首英詩的基礎上自己得出的結論。我之所以把我的譯詩放在網上,就是1)想檢驗我的翻譯理念正確不正確?能不能得到別人的認同?2)希望得到高手的指導。

很高興得到你和木兄兩位高手的指教。真的得益匪淺!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