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詩歌》:37: 雇傭軍的墓誌銘

來源: Ohjuice 2022-11-22 16:51:4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63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Ohjuice ] 在 2022-11-22 16:55:3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最後的詩歌》

XXXVII

第三十七首

雇傭軍的墓誌銘

Epitaph on an Army of Mercenaries

 

英國   A. E. 豪斯曼原著

Alfred Edward Housman (1859 – 1936)

徐家禎翻譯

 

 

These, in the day when heaven was falling,

        The hour when earth’s foundations fled,

Followed their mercenary calling

        And took their wages and are dead.

 

Their shoulders held the sky suspended;

        They stood, and earth’s foundations stay;

What God abandoned, these defended,

        And saved the sum of things for pay.

 


在天空倒塌的日子,
      在地基沉陷的時刻,
他們響應雇傭軍的召喚,
      領了薪餉,裹屍馬革。
他們的肩膀扛住下墮的天空;
      他們站住,地基就不會傾仄;
凡是上帝摒棄的,他們就來捍衛,
      為了薪金卻有拯救萬物之功德。

                                二 0 二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譯於澳大利亞刻來佛寺愛閑堂

 

* 豪斯曼的這首詩是詩集《最後的詩歌》中的第 37 首。

        從表麵上看,這首詩雖然也有譏諷英國的雇傭軍為了金錢而寧願戰死疆場的意 思,但是讀到最後一句,讀者可以明白詩人實際上是歌頌雇傭軍的,因為詩中說:“為 了薪金卻有拯救萬物之功德,”,也就是說,雖然他們的確是為了工資才當兵的,但是 他們保衛了祖國,捍衛了女王,所以,他們立了“拯救萬物”的大功。

        這首詩寫於 1917 年,首先發表在《時代》(The Times)上。1914 年,英國一支 雇傭軍部隊開赴法國,協助法國抵抗德軍的進攻。幾年後,這支軍隊就損失了十二萬 名官兵,幾乎全軍覆滅,所以,詩的第一節最後一句說:“領了薪餉,裹屍馬革。”

        這首詩僅兩節,每節四句。這兩節的每一句都是上下節相呼應的。首節第一句 說“天空倒塌”,末節第一句則說:“他們的肩膀扛住下墮的天空”;首節第二句說“地基 沉陷”,末節第二句則說:“他們站住,地基就不會傾仄。”首節第三句說他們響應征召 參了軍,末節第三句則說他們代替上帝來捍衛一切。這也就為詩的最後一句作了鋪墊。 首節的末句說他們領了薪餉戰死疆場;末節的末句則說雖然他們參軍是為了金錢,但 卻有“拯救萬物之功德”。

        譯詩全詩雙句押 [e] 韻。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這首詩很有氣勢!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703 bytes) () 11/22/2022 postreply 20:29:20

是呀!同意。還有,詩人對上帝不滿之情流露得非常清楚。 -Ohjuice- 給 Ohjuice 發送悄悄話 Ohjuic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3/2022 postreply 00:14: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