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中庸,以之立,正而不偏倚,不左不右;以之發,微中而有得;以之行,物陰陽相濟,我獨善假之而不據、無傷。

來源: dhyang_wxc 2022-09-02 05:41:4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51 bytes)

這層中庸,極少人能達到,因為對物的動靜和自身的體用,現代國人隻知道參用古希臘,因而毫無頭緒。即便在晚清,也沒有這樣人才匱乏。其實,中庸的人不用多,在關鍵的時刻,隻要有一人,有幾人,即足用。但沒有。

我十多年前打通了諸子關係,前路遇到黃鶴升,省了十年功夫。又用數年,打通了古希臘哲學。現在我很確定,未來將要回歸國學,但不再是舊的,而是新的國學。我前麵寫過國學的結構和對哲學的回應兩本,麵對一般讀者,反響不大,現在試圖轉向ABC,再寫這幾年的新的想法。還沒有下定決心,所以每天在這裏聊發一些議論。別人的新國學是重新設計,我不同,隻拱一卒,嗬嗬,這就是我的天命。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