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ma Mia / It’s-a Me, Mario!

來源: 木有文化 2022-07-24 10:43:0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663 bytes)

在聊「但丁/神曲」裏,多瑙提到了德語版的三句一節。可是在說神曲的時候,英文/法文/德文都是二等公民,如果中文是從英文翻的那就是三等公民了。

一等公民是意大利語。

其實意大利語的發展,有但丁/神曲不可磨滅的功勞。他被稱為“the father of Italian (language)”,是他把弗洛倫薩地區的方言推廣定型成現代的意大利語。在這方麵他和莎士比亞(對英語的貢獻)很像。所以美國作家 T.S. Eliot 曾說,

“Dante and Shakespeare divide the world between them - there is no third.”

地位夠崇高的吧。

====

這篇不想再說「神曲」了,但還是先從神曲的翻譯講起:(可以看到多瑙說的三句一節)

CANTO I 開篇:

(Italian)
Nel mezzo del cammin de nostra vita, 
mi ritrovai per una selva oscura
ché la diritta via era smaritta.

(English 版本 1)
Midway this way of life we’re bound upon  
I woke to find myself in a dark wood,  
Where the right road was wholly lost and gone.

(English 版本 2)
When I had journeyed half of our life’s way, 
I found myself within a shadowed forest,  
for I had lost the path that does not stray.

可以看到英文的作者們都在試圖保留原有的意思,然後在 一/三 句押韻。但是眼尖的讀者有沒有看到,意大利語裏每句的結尾都是 “a".

====

下麵要開始放飛了。為什麽意大利出了那麽多詩人和歌劇?因為他們的詞裏,一大半是 "a" 和 "o" 結尾。天生押韻不成問題!

你想想你知道的意大利詞, Pizza, pasta, margarita, lasagna, risotto, gelato, pesto, pomodoro... (我是個吃貨) 

然後他們有這個詠歎調的格式,一詠一歎,“a”/“o” 天然押韻。

比如下麵這首著名的 “O mio babbino caro” (巨好聽):

O mio babbino caro,
mi piace, è bello, bello,
Vo' andare in Porta Rossa
a comperar l'anello!

Sì, sì, ci voglio andare!
E se l'amassi indarno,
andrei sul Ponte Vecchio,
ma per buttarmi in Arno!

Mi struggo e mi tormento!
O Dio, vorrei morir!
Babbo, pietà, pietà!
Babbo, pietà, pietà!

看到用 "A" / "O" 做一詠一歎,押韻有多麽容易了吧。

====

在中文裏,最直接的比較,是我獨家的 “三流詩人速成大法”:

稍微試圖寫過詩押過韻的人都知道,“ang"是最容易押韻的發音,沒有之一。可用的字幾乎無窮無盡。

所以用“兮”來詠,用“ang"來押韻,就是中文押韻詠歎詩的捷徑。比如我前幾天的名作:

淒風苦雨兮,自天降,
吾之戀人兮,墳中躺。
。。。
萬事皆有定兮,且勿慌,
靜待他年重逢兮,樂未央。

所有跟帖: 

"O mio babbino caro" 是4句1節,相當於起承轉合。《神曲》如果是3句1節,就缺了點詠歎的味兒。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1:07:16

是三句一節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1222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1:24:44

謝謝回複。估計因為是敘事詩,用的又是當時的通俗語言,所以沒必要搞成4句一節。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1:47:00

西方以前不一定是四句成詩的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247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2:32:45

期待耳環快到兮,樂洋洋 -恩朵- 給 恩朵 發送悄悄話 恩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1:15:53

哈哈,一點就透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1:21:40

汝名木有文化兮,吾唯有跳江。 -恩朵- 給 恩朵 發送悄悄話 恩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1:50:16

欲跳江而不會遊泳兮,吾心彷徨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84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2:36:41

吾心已決絕兮,豈會彷徨 -恩朵- 給 恩朵 發送悄悄話 恩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2:45:27

世界上大概有兩種語言最適合唱歌劇 -papyrus- 給 papyrus 發送悄悄話 (557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2:17:42

好聽,謝古紙兄分享:) -看客2010- 給 看客2010 發送悄悄話 看客201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5/2022 postreply 13:21:28

這個小家夥可以啊,唱得好倒在其次關鍵唱得太成熟了簡直不像小孩子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173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2:26:22

美國也有個小姑娘版,也唱的極好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212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2:34:42

挺有道理的,一般的韻真的都是a的元音開頭嗷嗷嗷的叫。。估計和人類抒情進化有關,看歎詞,啊,哎,呦,抒情就得這麽抒 -kirn- 給 kirn 發送悄悄話 kir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4:31:27

真的啊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21:28:27

不錯,你這個可以簡稱“躺槍韻”,我那個“下半身,有點疼”,可以叫“身疼韻”。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5:18:04

神曲撥動心弦~~~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4/2022 postreply 15:54:03

總結得有意思,妙趣橫生:) -看客2010- 給 看客2010 發送悄悄話 看客201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5/2022 postreply 13:23:4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