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總有朋友提,簡單說一下“虛其心,實其腹”,“常使民無知無欲”

來源: 陶陶三 2022-07-08 09:26: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222 bytes)

“虛其心,實其腹”,“常使民無知無欲”,很容易造成誤解,認為是愚民。

其實,這是老子無為思想的一部分。既然是無為,又如何愚民呢?這個無為,其實主要是麵向統治者說的。因為《道德經》的描述體係,本就是相當於給天子皇帝王侯將相講大課。

在這一點上,舒兄抓得很準。

你看,漢文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都喜歡玩注對吧?也就是虛心學習。漢文帝沒有親自注,拜的是河上公老人的注。

老子講了那麽多,其實就是告訴這些皇帝:

人都有多動症,動很容易,是常態,很安靜,要不動,很難。

雖然老子說了“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但更強調了,“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

什麽是“上之有為”?

那就多了去了。小到不準用皇帝名字的避諱,以及各種敏感詞,大到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修實體的、虛擬的各種長城。

這些都是為。

老子說的民“智”,不是我們說的“開啟民智”的“民智”,而是“上之有為”,帶來的民之“反智”,說白了,就是會對著幹,“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你鬥智,小到編段子,大到推翻你。

老子的主張很簡單,別把牛兒馬兒箍太緊,本來人家沒繩沒套的,你給人家戴上繩套,被你驅趕,又給人灌輸一大堆道理,告訴它,你被驅趕是對的,你應當如何更好被驅趕。

這是什麽啊?

這就是“知”。

老子說的“無知無欲”中,老百姓的“知”。

牛兒馬兒,本來是沒有繩子套子的,在草原上舒展、奔馳,吃草、飲水,怡然自樂。這就是“無知無欲”。

 

這是自然天性版的“無知無欲”。

對於學習效仿大道者來說,則是了悟這些,返璞歸真的“無知無欲”。“虛其心,實其腹”,放到個人治身上,則是心中放空,不要有太多雜念,被各種欲念所束縛,同時不必像佛教創立之初,用一些苦行甚至折磨身體的方式修行,而是自然,貴身。

貴身思想,也是道家思想的一部分。不是貴生。貴生,剛好是貴身的反麵。貴生,是指貪圖享受,往往縱欲無度。貴身,則是注意身心健康,精神飽滿,節製有度,規避風險。

 

道德經的體係,是大道是根本,大道是完美。天道與水德,是其最接近者,因此成為我們效法對象。而效法天、水者,用於個人修行、治身,則類似瑜伽,類似禪。

在這方麵,做得好的,又是君王的學習效法對象。

君王學習效法好了,自己能“虛其心”,能“為腹不為目”,能“無知無欲”,那麽就可以像“治大國若烹小鮮”一樣,不去胡亂隨便攪動,反而百姓淳樸,國家安定,天下太平。

 

是這個意思。

天道無知無欲,聖人無知無欲,君王無知無欲,百姓無知無欲,融為一體。

而中國幾千年來,除了天道不變,其它三個剛好與之相反。

“聖人”不斷在教育,用“三綱五常”、“五講四美”等洗腦,君王永遠想鉗製天下,百姓永遠處於爭鬥之中。

 

所以道德經裏麵的話,不能斷章取義。老子說,“正言若反”,往往要反著來看。比如“智”,在道德經裏,就是一個不好的東西。反而,“無知”,是天性,是了悟。

 

 

 

 

所有跟帖: 

三哥說的是一種理想狀態,但人心不古,天道聖人君王百姓就很難和諧,目前看到不丹這個小國有這個上下都無知無欲雛形。 -核桃小丸子- 給 核桃小丸子 發送悄悄話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09:42:17

小丸子,“人心不古”,就是一種老子說的“智”。它是被造成的。加拿大雁,和人親近,到了國內,肯定很快“雁心不古”。:-)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302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09:51:06

三哥,人心安定,也取決於對資源的安全感,國外長大的孩子就比較人心很古,沒有那種不能輸起跑線,沒缺過資源,就比較少爭奪欲。 -核桃小丸子- 給 核桃小丸子 發送悄悄話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09:57:16

小丸子,“資源稀缺”、“不能輸起跑線”,也是一種“智”。資源被少數人占有,社會又灌輸這種“智”,人們就會像陀螺一樣。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179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0:34:11

所以不能怪民愚,是上麵刻意愚民。 -核桃小丸子- 給 核桃小丸子 發送悄悄話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0:40:39

是的。在老子那裏,是上用“智”治民,民就反過來“智”。看似上下都聰明,其實都愚。愚千年。上不智(治),下就不愚。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0:43:42

《道德經》裏頭,有多處提到“民”,還有“百姓”,“天下”,“侯王”,“王公”,“古之善為道者”。我覺得這些稱呼都是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204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2:07:02

舒兄能否舉個例子看?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2:28:01

陶兄好興致。那我就坐井觀天囉嗦幾句,請陶兄指點。帛書本第五十七章裏頭,講了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2151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4:03:05

謝舒兄。你舉的五十七章這個例很好,與第三章互相應和。關於百姓、民、士、聖人這些稱謂: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152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8:45:25

我覺得老子對稱呼的使用是比較謹慎的。比如“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 如果用“民”來代替百姓,可以麽? 這樣還能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122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9:06:45

百姓與民,這種“名”,來曆不同,但最終指代都差不多。譬如“社稷”與“國家”。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792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20:39:00

老子還用了“邦” 和 “邦家”,這肯定與“國”的意思不同。另外,昨天在健康版看到有人帖的,關於儒家和醫家的修煉方法之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285 bytes) () 07/09/2022 postreply 07:08:19

能夠安靜下來,智慧就能生出來~~~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3:37:14

雪哥好領悟,的確是這樣。一個老生常談的比喻,就像水清靜下來,就會觀照萬物,沒有選擇,沒有拒絕,卻又不偏不倚。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8:47:40

哈哈,我在另一個thread 裏回帖的時候,就猜陶三會提起這一樁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375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7:12:55

木兄又猜到了!我本來不想寫,看到你那一句,我才寫的。哈哈。的確,今天想的,跟當時的本意有出入。就像我說的“智”,是貶義。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175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8:50:39

實其心虛其腹就聰“民”了嗎?不過餓的時候,腦子是比較清醒一點耶。。。 -kirn- 給 kirn 發送悄悄話 kirn 的博客首頁 (84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8:39:06

“實其心”,就是“多智”,“虛其腹”,就是壓榨、貧困。兩個加在一起,就是天下大亂。:-)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8:52:4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