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由西班牙轉交方案給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日”。其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知識產權。每年的這一天,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 。
設立世界讀書日的建議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靈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聖喬治節”。另據圖書館雜誌,世界讀書日來源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一個傳說:“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於深山,勇士喬治隻身戰勝惡龍,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贈給喬治的禮物是一本書。”從此書成為膽識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為“聖喬治節”。節日期間,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居民有贈送玫瑰和圖書給親友的習俗。
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和秘魯作家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維加的辭世紀念日。這一天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裏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所以這一天成為全球性圖書日看來“名正言順”。
世界讀書日設立目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裕,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他本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中華民族之所以成為禮儀之邦、文明古國,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我們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讀書的民族。
我的閱讀與寫作經曆
1,童年時期最早的讀物:連環畫(小人書)《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沙家浜》、《草原英雄小姐妹》、《三毛流浪記》等等。
2,小學時代最早的課外讀物:《民兵三打三防知識畫冊》、《山海經》、《十萬個為什麽》(全套)等等。
3,中學時代最早的課外讀物:《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宇宙》、《少年時代》期刊、《文學少年》期刊、《新華字典》等等。
4、大學時代最早的課外讀物:《培根論人生》、《美學》、《三言二拍》、《三十六計》、《讀者》期刊、《知音》期刊等等。
5、業餘研究最多的書籍:《紅樓夢》(集中時間閱讀3遍,差不多一年;研究10年以上)。
6、閱讀時間最長的專業書籍:《生物化學》(10年以上)。
7、閱讀時間最長的非專業書籍:《聖經》(10年以上)。
8、最受啟發的課外書籍:《易經》。
9、購買最多的專業類書籍:生物與醫學類《字典》、《詞典》、《詞匯》(總共50冊以上)。
10、訂閱最多的期刊類書籍:《天文愛好者》。
11、最早借書閱讀的圖書館:原初中(第五中學)的學校圖書館。
12、借書閱讀最多的的圖書館:原工作單位(研究所)的圖書館。
13、第一部創作小說:《時空客》(42萬字、2013年完成)。
14、第一次在報刊上發表非專業作品:高血壓 · 幽默(1979年)。
15、第一次在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本科研究論文(1986年)。
16、最有專業性的創作:100多篇基礎研究論文。
17、第一次在海外發表網絡作品:漢字字根學習法教程(2008年6月)。
18、點擊率最高的網絡作品:中國和歐美床上用品的標準尺寸對比(100萬)。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