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鎮日誌片段

本帖於 2022-01-11 19:27:33 時間, 由普通用戶 youcaige 編輯
回答: 看李鐵梅的大臉~~~youcaige2022-01-11 19:08:23

歐陽鎮,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江青-及其他 (2)

熱度 22已有 7214 次閱讀2013-10-16 23:45 |個人分類:同學聯誼|係統分類:轉帖-文學| 芭蕾舞劇, 紅色娘子軍

前注:歐陽鎮是我的大學同學和朋友,醫學院畢業後來美改行搞金融。幾十年過去,我的這位同學已是讓我們這幫海外漂流的大學夥伴引以為榮的成功人士。歐陽還是個好父親,他曾經風雨無阻十年如一地陪伴,接送女兒學習芭蕾。以下的文章是他對中國芭蕾舞和文革時的文藝表現水平的一些體會。我將他的文章發在這裏和大家同溫舊日情懷。

 

 

在江青的直接參與下,‘紅色娘子軍’在突出主要人物方麵處理的很得當。因為芭蕾舞不講話,除了舞蹈之外,音樂,燈光和服裝成了突出主角的重要手法。吳清華,洪常青,南霸天等都有各自性格化的主題音樂。‘紅色娘子軍’的音樂如同一部聽覺的‘紅樓夢‘,用音樂描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性格,創造了一幅完美的音樂畫麵。其處理方式與老柴(可夫斯基)為古典芭蕾名劇‘胡桃夾子’寫的音樂相似,除了每個主要人物有風格獨特的主題音樂外,幾乎每一個場麵都有自己的特點,每段音樂都可以成為一支獨立的曲子。例如:團丁,丫環,女兵投彈,射擊,幫男兵補衣服,幫炊事班長挑水,男女民兵,老鄉,鬥笠,團丁刀舞,老四拳舞,兒童團,南霸天做壽,南霸天舞劍等等。甚至連老四毒打吳清華的音樂都可以單獨提出來自成一曲。

 

 

 

下麵的文字摘自“江青指示記錄稿”:

江青:

(當聽到清華新主調時) 聽出來了,這就是她。

雙人舞的音樂應當用清華主調為主,竟是老四的音樂了。

(雙人舞快結束時) 這不是清華音樂,不對。

(南霸天叫老四去拉清華) 要突出用清華音樂。

(小提琴獨奏前) 清華一個人用這樣的配器是對的,音樂後麵還可以逐漸高起來,6 5 6-。

南霸天一上場就知道他的音樂,可了不得。

音樂要捋一下,要以連歌為主。

(小分隊舞前常青分配任務的音樂) 好像老四的音樂。

小分隊舞可以用清華主調(不用連歌就用清華主調,可以用主題歌嗎?)

連長下場要用連歌。

旗午[舞]要用連歌。

清華上應用清華主調。(指旗舞結尾時)

(交公事包) 用常青就義的主題歌概括式和清華主調配合起來寫。音樂越簡單越好,現在亂七八糟。

六場開始,敵人的音樂倒相當突出,我一聽就知道他們上來了

"

‘紅‘ 劇 在服裝顏色上的安排也和情合理。為了突出主要人物,吳 清 華穿的衣服總是和其他人不同 顏色。南 府,吳 清華著一身紅 裝,而其他丫 環們都穿著暗淡顏色的衣服。為什麽吳 清華偏要和別人不同呢?因為南 霸 天要把她賣 掉,所以要特意把她’包裝‘一下。吳 清華參加紅軍後,所有的女 兵都穿同樣的灰色軍 裝。隻是她 的 軍 裝 比別人的顏 色 重, 呈深灰色。

 

 

 

 

因為她是個新兵,當然要穿新軍裝。其他老兵們的衣服都已經洗舊了。以上的按排即順清合理,又突出了主要人物。

 

 

 

 

(2011年劇照)

 

因為芭蕾舞是‘腿’的藝術,為了能把腿露出來,‘紅‘劇裏的短褲軍裝既巧妙也很和情合理。如果演的是’八女投江‘(抗聯女戰士的故事), 腿就沒法露了。

 

 

 

國人都說張藝謀是用色彩來哄托氣氛的大師,其實江青在‘紅‘劇裏的色彩運用要比老謀子高上幾籌。請看下麵江青的點評。

 

 

 

 

江青:

“(鬥笠和娘子軍舞蹈時) 服裝顏色都是兩頭的,都是大紅、大綠,沒有中間顏色,群眾紅的綠的減少一點,增加米黃的。

要突出帽徽、袖章。

小龐槍上的紅綢子是金紅,不是大紅,要大紅的。

米黃是中間色,綠的是冷色。用米黃也可以突出是客家人服裝,保留剪衣。

四場是駝色,這場不要駝色,要米黃,那樣和紅的配起就好了。

(五場完時) 劇場有主席像顏色要好,顏色不好可不行,首都劇場的也不好。

關於顏色問題,二場木棉樹是紅的,天是藍的,底下穿的衣服是紅的,紅的太多,小女孩穿的是西洋紅,軍隊要突出紅的,紅星、 紅領章、紅袖章,還有紅旗,花可以淡一些,這樣有些層次,你們就有一件綠的(指小男孩)沒有黃的,中間色調。

要規定一條紀律,脖子、手一定要化妝,這是紀律,勞動人民的手是黑紅黑紅的,各團都有這個問題,浩亮、元壽、祥苓,光畫臉,脖子露著,演勞動人民就要有勞動人民的手和皮膚顏色,這是紀律,工宣隊、軍宣隊也要記住,我說了好多次了。

 

從1964年首演,經過‘文革’樣板化,直至2011年最新版,‘紅‘劇在技術上有了很大的發展。讓我們來看一看下麵幾張不同時期的劇照。(1964江青攝影,70年代版和2011演出)清注意戰士們的後腿,和上身的位置。

 

 

1964江青攝影

 

 

70年代版

 

 

 2011演出

 

以上的劇照是另一種‘ Arabesque‘。這個姿勢要求上身直挺,後腿高抬。看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往往是上身挺直了,後腿就低了。1964,1970版‘紅’劇,安排了‘女兵持步槍射擊’舞,巧妙地掩蓋了上身前傾的不足。新版‘紅’劇換成了刀舞,手持大刀的女兵上身挺直,後腿高抬。這兩個安排都很得當,持步槍射擊,上身比須前傾。女兵手持大刀上身比須挺直。

 

 

 

天鵝湖劇照‘ Arabesque‘

 

舞劇‘紅色娘子軍‘的另外一個技術弱點是’大跳‘太多。芭蕾舞是一個鋼柔結合的藝術形式。如上麵的天鵝湖劇照中,演員將後腿輕輕抬起,穩穩地站定幾秒鍾。目前可以在網上找到的70年版’紅‘劇中,多數的演員們都是在一衝一衝地跳。都是在憑一股猛勁,很少能穩穩地停一會兒。‘紅’劇裏太多的‘鋼’,缺少‘柔’,倒是每個演員的動作都做得幹淨利索, 很象體育比賽裏的‘拉拉隊’。芭蕾舞其實和中國武術裏的太極拳相近,動作連貫如行雲流水,鋼中透柔,鋼柔並進。

 

有人說舞劇紅色娘子軍充滿了愁恨。但這正是編導們(江青等)的意圖。在‘紅‘劇出爐前,一位’首長’批評說:“隻見‘娘子’不見‘軍’,手中拿著‘燒火棍’!”。結果全體演員下連當兵三個月。鋼鐵就這樣煉成了。充滿仇恨的眼神和高舉的大刀,加上閃電式的動作和雷鳴般的音樂,舞劇《紅色娘子軍》的確給了觀眾一個視覺和聽覺的衝擊。

未完待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