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說,語言包括語和言兩部分。“語”主要是指語音;而“言”則是指記錄語音的符號係統,就是文字,語言就是關於形音意的學問。換句話說,形音意是語言的最基本單位,簡稱“本位”。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語言都使用表音文字,即:拚音字母。每個字母一般沒有意思,雖然個別單一字母有意思(如:英語字母“a”),但隻是特例,沒有普遍意義。因此,使用表音文字的語言是“詞本位”的語言。也就是說,這些語言的字(母)沒有完整的形音意,而是隻有形和音,沒有意思;而由字(母)拚成的詞才具有完整的形音意。漢語則不同,是“字本位”語言。盡管目前漢語界對1980年代末由法國猶太人漢語學家白樂桑(Joël Bellassen)博士提出的漢語“字本位”的觀點存在爭議,但是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意思,都具備完整的“形、音、意”,這一事實無可否認。從這個意義上說,漢語的表現能力更強,強於表音語言的表現能力。僅舉一例就可以說明,以同樣大小的字母和漢字表達同一段語言的意思,漢語往往能以較少的篇幅實現,而其他表音語言則會占有較大的篇幅。英文原著和其漢語譯本往往也是漢語譯本的頁數較少,這些充分說明漢語的表現力較強。然而,這並不說明與漢語的“抽象”和“邏輯”有正相關的關係,兩回事。
如果單就上述觀點而言,漢語的表意文字也有獨特的魅力。例如:莎士比亞一生創作了二百多部戲劇,據說那些劇本都保存在英國的一些圖書館裏。但是,今天能夠重演的莎氏劇目也就50部左右。原因是當今的英國人能拿著莎氏的劇本朗讀,但很多內容不知所雲。也就是說,那些劇本記錄下了當時戲劇表演的語音,英語卻沒能記錄下許多詞匯的意思。莎士比亞距今不過四百多年,多一半就已經失傳了。相比較中國的《詩經》,上千年來其優美的詩意仍然可以感染後人,盡管讀音可能與當初大不相同了。難怪有英國人說,如果莎士比亞當時用漢語創作的話,今天世人就能欣賞到他的全部戲劇了。不過,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可能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會有莎士比亞了,可能早就有《大秦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