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孔子

來源: 謙謙美君子 2019-07-06 07:56: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0215 bytes)

聖人孔子

(先秦諸子學習筆記之十六)

 

孔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學習先秦諸子學說,孔子絕不容忽略。孔子自述“三十而立”,進而積極投入到政治活動中。當他認識到在自己的祖國無法實現政治理想時,於是另辟蹊徑帶著弟子們到魯國之外發展。周遊列國是孔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動,由三十到七十三歲去世的四十多年中,十四年的周遊列國占去了他三分之一的時間。孔子與各國君主接觸,宣傳和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他認為憑著自己的本領和威望,不信幹不出一番事業來。他十分自負地說過:如果有人用自己的主張,幾個月就可使這個國家變樣,三年定能大見成效。當子貢向他問起一塊美玉是藏起來好,還是找個識貨的主賣出去好時,孔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所以,孔子在各國的活動實際上都是在千方百計想要在各國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這就是孔子到處周遊的目的。

孔子,聖人乎?

 

據史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孔子稱顏回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即使是在孔子學說不被所有的國家接受時,顏回還是堅定地相信自己老師的思想。顏回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意思是:“夫子的道至大,所以天下不能容。雖然這樣,夫子推行您的道就是了,天下不容,又有什麽關係呢?不容然後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不修道,是我們的恥辱;道已大修而不為天下所用,那是諸侯的恥辱啊。”。可見顏回深得孔子之道。

孔子的“官癮”雖大且矢誌不移,可惜從來就沒有哪個諸侯君王真正用過他。為什麽呢?孔子主張“為政以德”。他的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的那套學說理論極好,但中看不中用。曆數中國的各個朝代,凡“以法治國”的都強大,反之也然。孔子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類似馬列鼓吹的“共產主義”社會。蹊蹺的是,孔子死後,他卻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原因不言而喻:孔子的儒家學說是愚昧和奴化百姓最好的工具,核心內容就是要求他們愛國忠君。

早在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時期,學生們就提出“砸爛孔家店”的口號。共產黨也是靠“打到孔老二”造反起家的。而真正砸爛孔家店(孔廟,孔林)是在文革初期,據記載:“一九六六年十一月間,在孔子的故鄉毀壞文物六千餘件,砸爛曆代石碑一千多塊,燒毀古書二千七百冊,字畫九百多軸”。文革的主要目的實際是要打到接班人劉少奇。文革後期(一九七四年),毛澤東更發動了〝批林批孔〞運動,把他的另一個接班人林彪和孔子捆在一起批判,再借機打壓對手周恩來和鄧小平 - 孔子成為了統治者權力遊戲的道具。

在國務院的支持下,10多年來中國花了幾百億在世界各國建起了幾百個“孔子學院” ,傳播〝大國崛起〞和〝北京模式〞。可惜費力不討好,結果也不盡人意,美帝還帶頭把孔子學院的老師趕回了國。

孔子從聖人之尊跌進糞土,爾後又在我們的〝大外宣〞中化糞土為神奇。孔子去世兩千五百多年了,仍不得安息。嗚呼!

 

 

二零一九年七月六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