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倫之旅》
朋友推薦電影《天倫之旅》(Everybody's Fine) ,我應邀上網大致看了。我很少看電影,才發現原來這不是部新電影,而是9九年之前的,並且是翻拍自1990年的一部同名影片。但想想“炒剩飯”還是有原因的:因為大家都差不多在電影男主角的年紀了,且老美一年一度的最大的感恩/聖誕節將至,這個故事讓老家夥們同病相憐。
首先值得點讚的是片名的翻譯,幾近完美。否則僵硬地直譯為《每個人都好》,肯定讓老中們滿頭霧水。電影的主角是年邁的弗蘭克(羅伯特·德尼羅)。在妻子去世的8個月的時間裏,他發覺自己和孩子們的距離越來越遠。特別是這年的聖誕節,所有的孩子竟然全部爽約,第一次不回家團聚。為此,愛子心切的弗蘭克不顧醫生的告戒,獨自踏上了拜訪那四個讓他驕傲的孩子 - 畫家,指揮家,舞蹈家和成功的廣告人的天倫之旅。但這次旅行讓他不得不麵對沉重的事實:所寄予厚望的孩子們其實各有各的煩惱,他們都在善意的撒謊,試圖安慰父親。弗蘭克恍然大悟,決定象妻子一樣理解孩子們,不再給他們壓力。主演羅伯特·德尼羅在本片中的出色表演,讓他榮獲了第13屆好萊塢電影節年度男主角獎。
上大三的小兒子放寒假了,感恩節當天下午四點到家。沒呆一個小時,就與高中的同學相約去“黑五”(black Friday)血拚。因為現在大部分商店“黑五”的開門時間不再是星期五的早上了,比如沃瑪特(Walmart)就改到感恩節當天下午6點開門。本來老美的感恩節類似老中的春節,是全家相聚一堂吃團圓飯的日子。這麽早,不是不讓人家團圓了嗎?我們請了一些朋友在家聚餐,共度節日。可他飯也不吃,晚上十點左右才滿載而歸 - 一個最新款的遊戲機和不少遊戲光盤。。。看到我們略有微詞,他解釋到:上個學期特別忙,都沒有時間玩。咳,快22歲的人了,怎麽就長不大呀。。。
第二天早上,同學開車接他,他們去芝加哥城裏繼續血拚。第三天晚上,一幫人去同學家PARTY,快12點才回。第四天(星期天)早上蹭同學車,去了伊州大,開車約2 - 3 小時。說要在那裏和同學呆一個星期,說好後日回。他媽那份失落就別提了 - 兒子好不容易盼回家了,可這個節假日在家裏沒呆三天!
他在學校附近找了一份臨時工,下個月8號就走。這家公司是做GPS軟件開發的,他準備在那裏幹三個月左右。孩子大了,他做的決定我們隻能支持。我們能做的隻是“強行”買了的波士頓往返芝加哥的機票,讓他回家過聖誕節。他說他不想回家過聖誕的理由是剛去工作兩個星期就再回家,浪費機票錢。他媽開導他說,你的工資是$20/小時,足夠你回家的。其實,這“半逼”著人家回來的機票錢,我們哪能讓他付呢?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40 年前,那是我上大學的第一個寒假。考慮到自己基礎知識差,我和同宿舍的朱剛約定,都不回家過春節,就在學校利用假期多補習一下。開始,父母沒有反對,但到離春節隻有兩天的時候,媽媽發來電報(那時打電話不方便),近乎央求,讓我速趕回家和他們過年。並保證不會打擾,我照樣可以在家很好地複習功課。時光荏苒,不變的是天下父母對子女的一片癡情。
看過這部電影,父母們應該有所醒悟。他們期望孩子們長大出人頭地是人之常情,但千萬不要對他們期望過高。社會是殘酷的,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功。當孩子們麵對沒有你們期望的成功的事實時,他們隻好和父母保持距離,相處的時間越少越好。這個電影要說明的就是這個淺顯的道理。“兒孫自有兒孫福”,作父母的應該學會放下。絕大多數的子女注定就是平凡之人,過多的嘮叨也會是孩子們寧願與我們保持距離的原因。或許有一天,他們真的讓你失望了,但隻要他們盡力了,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別人眼中想要的生活就好。快樂和幸福才是我們生命中值得追求的,平安健康比什麽都強。兒子,拋棄世俗的成功標準,做你想成為的人吧。
台灣作家龍應台說得好。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在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