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迷信導致的語言窄化

來源: 慕容青草 2015-12-15 19:12: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69 bytes)

與西方人相比,中國人更喜歡給語言打標簽。有些表示相同的實際意思的詞匯在被打上不同色彩的標簽後,就不能隨便混用。在我小時候,“一路走好”是一句極為平常而且讓人感到親切的送別語。但是,據說現在的中國人把這句既普通又溫暖的話專門留給死人不再適用活人了。


語言本來是靈活的,可以派做任何目的。原本說給活人聽的話說給了死人其實也並無不可。但問題是,如果原本說給活人的不帶有任何咒詛的好好的一句話因為說給死人聽了之後就再也不能用來對活人說了,那就是一種迷信了。這種迷信背後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由於那句話對死人說過之後,有的活人覺得如果有人再拿來對自己說的話,對自己不吉利;另一種是因為把對死人說過的話再拿來對活人說顯得對活人不尊敬。前麵一種原因是一種純粹的迷信。如果有人要出遠門,旁人出於好心關照他“一路走好”應該不會導致他走上陰間的路;而後一種原因的影響麵其實更廣,就算被關照的對象不在乎,旁人也會覺得不舒服。當然,這兩種原因可能是合在一起綜合發生效應。


這種迷信會破壞一種文化的正常生態,成為一種孳生內心的陰暗和人際的矛盾的土壤。至少是把好好的語言給窄化了。世界各地的華人們應該摒除這種語言上的標簽式的迷信,保持語言的天然的靈活性,除明顯帶有咒詛或辱罵意思的詞匯之外,不要無謂地給正常的詞匯戴上莫名的負麵標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因為禁忌與恐懼,導致語言窄化的原因可能還有很多,信仰,死亡,情色,肮髒 ............ -英二- 給 英二 發送悄悄話 英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7/2015 postreply 06:08:44

如果語言原來就具有一些明顯的禁忌特征,也就罷了,一路走好原本根本就是好話, -慕容青草- 給 慕容青草 發送悄悄話 慕容青草 的博客首頁 (362 bytes) () 12/17/2015 postreply 20:09:49

一個語詞的多重性,也是它意義的延伸。 -英二- 給 英二 發送悄悄話 英二 的博客首頁 (275 bytes) () 12/18/2015 postreply 06:29:21

如果對死人說給一路走好之後仍可順暢地對活人說,對一種人稱呼小姐之後仍可對另一種人稱呼,當然就沒問題了, -慕容青草- 給 慕容青草 發送悄悄話 慕容青草 的博客首頁 (383 bytes) () 12/18/2015 postreply 15:26:20

語言窄化是因為壓抑,壓抑是因為恐懼,如果沒有了恐懼,語言也許就放開了 -英二- 給 英二 發送悄悄話 英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0/2015 postreply 09:06:45

換個角度體驗語言窄化,有些類似於科技類的專業分化過程。比如專業術語。 -禾口- 給 禾口 發送悄悄話 禾口 的博客首頁 (116 bytes) () 12/20/2015 postreply 09:40:30

是科技論文是最規範的,而詩歌是最開放的,前者的對象是可能,而後者的是不可能 -英二- 給 英二 發送悄悄話 英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0/2015 postreply 18:21:11

朋友指出的這是一個重要的語言窄化的現象。。。不但科學如此,哲學也一樣。。。 -慕容青草- 給 慕容青草 發送悄悄話 慕容青草 的博客首頁 (209 bytes) () 12/20/2015 postreply 19:05:01

我覺得是因為恐懼才有抵製的需求。如果把語言窄化現象當作類似交通規則的理來接受,或許更方便交流。 -禾口- 給 禾口 發送悄悄話 禾口 的博客首頁 (212 bytes) () 12/20/2015 postreply 19:52:46

本文討論的就是:迷信增加恐懼。。。因而作為社會文化不應該鼓勵迷信。。。 -慕容青草- 給 慕容青草 發送悄悄話 慕容青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0/2015 postreply 18:59:1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