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之凰(10b)廢王立武,唐高宗搶班奪權

本文內容已被 [ 楓昀 ] 在 2015-07-31 14:20:3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華夏之凰--武則天的絢麗一生
第四章(之三)


【投機分子打破僵局】
到柳奭因為王皇後的問題被一貶在貶,皇帝對後宮的心思已是昭然若揭。可是朝堂上似乎鐵板一塊,誰都不支持皇帝。這時高宗有所妥協,想搞個折衷方案,新設一個“宸妃”的位置封給武昭儀,皇後就不動了。可是就連這也立刻遭到韓瑗和來濟二位宰相的反對。

當然了,朝堂從來都不是真的鐵板一塊,不同聲音總是有的。有一個家夥率先出麵打破了僵局,毅然上表,要求廢掉王皇後,改立武昭儀。此人便是一向被史官們視為奸臣的李義府。


李義府屬於高宗的東宮班底,很有才,但一直被長孫無忌所厭惡。據《資治通鑒》,正當皇後廢立之爭進行到白熱化階段時,李義府不知為啥忽然要被貶官了,從中書舍人貶為壁州(今四川境內)司馬。李義府提前知道了消息,就向同事王德儉問計。王德儉指點他說:“現在皇帝想立武昭儀為皇後,之所以還在猶豫,無非是擔心宰臣們有意見。如果你能去推動一下,肯定就發達咯。”(上欲立武昭儀為後,猶豫未決者,直恐宰臣異議耳。君能建策立之,則轉禍為福矣。)

李義府聽從建議,立刻上表要求廢王立武。高宗見表大喜,馬上召見,勉勵有加,賜珠一鬥,留用原職--這下李義府的目的達到了。讓他喜出望外的是,武昭儀也知道他了 ,派人慰勞。不久李義府升官了,從中書舍人升為中書侍郎,職位僅次於中書令。

李義府投石問路,大獲成功,許敬宗一看,立刻跟進。前麵提到的那位給李義府出主意的王德儉就是許敬宗的外甥。這幾個人後來都被視為“挺武派”骨幹分子。說起來許敬宗那時確實憋屈,一直在衛尉卿的位置上沒動過,而褚遂良早就是宰相了。

高宗開始在大臣們中間搞分化,打一派拉一派。他輾轉聽說,長安令裴行儉對武昭儀立皇後的事情唧唧歪歪大發牢騷,立刻把裴行儉貶到了遙遠的西州(今吐魯番一帶)--裴行儉倒因此成為聲震西域的一代名將,這是後話。然後高宗讓許敬宗官複原職,重新擔任禮部尚書。

高宗終於培植起自己的親信了。

大臣中的挺武派,名存史冊的有六位,除了許敬宗和李義府,還有禦史大夫崔義玄(參與平定陳碩真起義的那位刺史)、禦史中丞袁公瑜(就是此公打了裴行儉的小報告)、中書舍人王德儉(許敬宗的外甥)、以及大理正侯善業。這幾位多被史家視為奸臣。實際上,給這幾人貼上“武後黨”的標簽未免簡單粗暴。他們隻是揣摩上意,支持高宗換皇後,借此機會擺脫在官場長期不得誌的窘境。換上一個張昭儀或者李昭儀,他們照樣會支持。


【向元老大臣攤牌】
按《資治通鑒》,高宗在永徽六年九月向幾位宰相正式攤牌。

看來這次攤牌的經過很是精彩,幾本正史都有大段的記載,隻不過細節略有出入。話說這天退朝之後,高宗把長孫無忌、褚遂良、於誌寧、李績四人召入內殿。幾個人都知道皇帝要幹啥,都覺得不好對付。李績老奸巨滑,說自己生病,開溜了。褚遂良表示,如果反對廢立皇後,必然要得罪皇帝,可能會招來嚴重後果,但是不能讓天子背上殺元舅、殺功臣的罪名,所以到時候還是他來當一回忠臣,對皇帝進行苦諫。看來,高宗那時已經是霸氣外露,老臣們已經感受到了天子的威懾。

等君臣見了麵,高宗單刀直入地說:“皇後無子,武昭儀有子,今欲立昭儀為後,何如?”--可見,前麵鬧了半天的什麽厭勝、甚至殺小公主,都沒有提及,說來說去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種陳詞濫調。

褚遂良果然搶先發言,擺出他的反對理由:首先呢,皇後出身名門;其次呢,這是先帝指定的婚姻;第三呢,皇後沒有什麽過錯,豈可隨便廢掉?

褚遂良說得有理,高宗無法反駁,大家不歡而散。

第二天高宗又把這幾個宰相召進宮,還重複前一天的話。這次李績幹脆一開始就不露麵。褚遂良這次似乎下定了決心,終於替大家把憋了好久的心裏話說出來了。他說:廢王就廢王吧,那也不能立武啊。武昭儀事過先帝,這事兒誰不知道啊?以後曆史上會怎麽說陛下?得,反正今天老臣也得罪陛下了,罪當死。褚遂良說完,還把笏板扔到台階上,叩頭流血,說:“老臣不幹了,陛下放我歸田吧。”

皇帝大怒,命左右把褚遂良拉出去。沒想到武昭儀也躲在簾子後麵偷聽,而且她也氣壞了,忍不住喊了一句:“何不撲殺此獠!”她這一嗓子,與其說是暴露出她的強勢,倒不如說是暴露出她的女人本色。誰叫褚遂良哪壺不開提哪壺,非要揪她太宗朝的小辮子。

於誌寧已經給嚇傻了。長孫無忌一直沒有正麵頂撞高宗,反正難聽話都讓褚遂良說了,這時候就趕緊替褚相求情,說顧命老臣,有罪也不能加刑。

褚遂良出師不利,反武派前赴後繼,韓瑗和來濟決定把忠臣做到底。韓瑗上奏高宗,引經據典,含淚相勸,說妲己害了殷王,褒姒滅了周朝,要高宗吸取曆史教訓。高宗不聽;來濟也找到曆史教訓,說:漢成帝寵信趙飛燕姐妹,以婢女為皇後,使皇統斷絕,招來大禍,請陛下詳察。高宗不理。

韓、來等反武派大臣說得都入情入理,境界高雅,言辭犀利。那麽挺武派大臣又怎麽說呢?唉,他們啥道理也說不出來。
據《資治通鑒》,許敬宗在朝堂上公然叫嚷:“莊稼漢多收了十斛麥子還想要換老婆呢,何況皇帝想換個皇後,你們大夥兒瞎操什麽心啊!”(田舍翁多收十斛麥,尚欲易婦;況天子欲立一後,何豫諸人事而妄生異議乎!)看看,堂堂禮部尚書,在廢立皇後的大事上,講起話來居然是這樣一副無賴相。挺武派寒酸若此。

不過我嚴重懷疑:許敬宗真的說過這話嗎?唐高宗和武則天難道愛聽這話?

最終一錘定音的是李績。高宗問李績:褚遂良堅決不同意立武昭儀為後,這事兒是不是就這麽算了?李績回答說:“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

看樣子,高宗那時候最在意的還是手握兵權的將領。所以薛仁貴意外地對他表露了忠心,他的膽氣就壯了很多;程知節可能並非他的嫡係,就被調離京城;而高宗一向倚重的李績,此刻表態說不打算幹預此事,高宗這下就放心了。廢立皇後之事無需再找理由,皇帝的意願就是最好的理由--所以孟憲實先生評論武則天立後時曾說,這是自由戀愛戰勝了包辦婚姻。

就這樣,高宗在永徽六年十月下詔廢掉王皇後、蕭淑妃,說她們“謀行鴆毒”。眾臣這下都學乖了,趕緊上表請求立新皇後,高宗便下詔立武為後。

“廢王立武”之後,高宗的朝堂上出現了很大的人事變動。褚遂良被貶為潭州都督(今湖南境內),而且這次高宗堅決不再重新起用他了。韓瑗曾上表替他求情,說褚遂良忠心耿耿,現在並沒有罪過,卻離開了朝廷,大家都在歎息。高宗辯解說:“褚遂良悖戾犯上,我處置他有什麽錯?你幹嘛說得這麽嚴重?(遂良悖戾犯上,以此責之,豈有過耶?卿言何若是之深也。)”高宗好像覺得他自己才是委屈的那一個。

李義府和許敬宗都成為高宗倚重的大臣。他們都將在接下來的顯慶年間大顯身手。

不過在武則天成為皇後之初,高宗並沒有對朝堂進行大清洗的打算。長孫無忌依然身居高位。對於兩位激烈反對換皇後的宰相,韓瑗和來濟,高宗最初也是以安撫為主。

武則天成為皇後之後立刻做了一件事,上表請求對韓瑗、來濟二人予以表彰。她說:“陛下前以妾為宸妃,韓瑗、來濟麵折庭爭,此既事之極難,豈非深情為國!乞加褒賞。”高宗則立刻把新皇後的上表給這兩人看。不過,韓、來二人還是嚇壞了,幾次提出辭職,可是高宗不許。


本節參考:
1,《唐高宗的真相》,作者:孟憲實
2,網文《唐周曆史研究》係列,作者:曹為平。曹為平先生的這個係列,部分觀點比較偏激,但立場新穎,很有啟發性。

--女權分子看女皇,重頭細說武媚娘--

--更多章節請看博客: 陽光在多城的博客:重說武媚娘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