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古文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方法(在這基礎上還可以再細分),一種是根據解讀者所在的文化環境來理解,另一種是根據原文的結構,語言和曆史文化背景來進行理解。後一種方法是經典的方法,而前一種方法則是後現代的一個產品,它的理論依據是:一篇文章完成後,讀者享有解釋權。
這兩種解讀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前一種解讀的合理性不但在於讀者有權從文字中挖掘出作者沒有想到的意思來,而且還在於語言文字的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整體的連貫性,所以從現時的文化環境出發解讀出來的本身就可能是原作者的意思,甚至還可能是語言文字本身所揭示的隱藏在文字中但是原作者並沒有意識到的涵義。但是,這種解讀因為沒有重視原文自身的結構和曆史文化環境,所以實際結果可能不但會離原作者的意思較遠而且會表現出對整篇文章的解讀支離破碎難以連貫甚至牽強附會。因此,一般地來說,雖然我們可以通過第一種解讀帶給我們所希望或需要的一些信息,作為一種嚴肅的解讀還是應該以第二種解讀,也就是經典的解讀方式為主。不過這裏也要強調指出一點,那就是上述的討論僅局限於對於包括東西方哲學在內的世俗文化的解讀,不適用於對於宗教信仰所依據的經書的解讀。
我們現在以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章中所說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為例來對上麵提到的兩種解讀方法進行一下演示。
先用第一種解讀方法,即運用現代的文化知識來對這句話進行解讀。在21世紀的今天,“反者道之動”這句話很容易使我們聯想起黑格爾的辯證邏輯來。老子所說的道的一個涵義就是天地間的一切的變化發展都是道的功能的表現,而黑格爾的理論的基本出發點是世界的一切變化發展都是絕對精神的運動的表現,而運動的過程永遠是正題,然後否定,然後再是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把黑格爾的這樣一個思想用“反者道之動”來概括可以說是非常之精確的。這可以說是東西方的兩位相隔兩千多年的哲人用兩種不同的語言表達出的哲理之間的一個巧合,而由於有了這個巧合你非要用黑格爾的辯證邏輯來解讀老子的“反者道之動”也是順理成章的。
再來看“弱者道之用”。這句話如果用現代的文化來解釋就更妙了,因為我們知道對老子來說,道不但具有功能和物質兩重性,而且還是萬物運動生長的根本來源,而現代科學文明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運動生長都離不開能量,而能量在做功的過程中永遠是單向地從有用能變為無用能。如果我們用老子所說的道來表達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的宇宙間的有用能量是用一點就少一點這一規律的話不正是“弱者道之用”的意思嗎?所以老子在兩千多年前所著的《道德經》與兩千來年後西人們所發現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之間又有了巧合,而由於有了這個巧合你非要用熱力學第二定律來解讀“弱者道之用”這句話也無可非議。
但是,老子當初真的是如黑格爾那樣想的嗎?真的從類似兩千來年後的西方科學的角度看到了自然界的有用功是越做越少嗎?我隻能說不敢肯定。我小時候上學時老師說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而中國隻有5千年的曆史,今天的考古學家卻很認真地告訴我們在中歐發現了數萬年前的古跡,而且在南美還發現了幾千年前的鍍金的飛機模型。所以我不敢對曆史妄加論斷,隻是我也同樣不敢妄斷說老子就一定同黑格爾及西方近代科學家們想到一塊兒去了。
所以,我仍然需要根據老子的《道德經》自身的結構及曆史文化環境來對上述兩句話進行解讀。也就是用前麵提到的第二種方法,經典的方法來對老子進行解讀。
既然要用經典的方法,那就要忘掉黑格爾,忘掉熱力學第二定律,忘掉一切在老子之後幾千年才發生的事情,而回到老子的時代從《道德經》本身的結構來解讀老子。在這樣的前提下,根據《道德經》對於道的功能性和物質性的整體描述,對於“反者道之動”的最直接的解釋其實就是它的字麵意思:“生活中的一切被認為是反常的現象都是道本身的變動的表現。”
“反者道之動”的字麵意思之所以簡單是因為其中的每個字的意思在今天的人看來和在《道德經》中的使用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弱者道之用”就稍微複雜了一些,這是因為《道德經》中的“用”比今天我們所說的“用”的涵義更廣,它既包含了今天我們所說的“用”的意思(如前麵提到的“用之或不盈”)也還有由於空無而帶來的“擁有”,“懷抱”,和“容納”這樣的意思,這可以在《道德經》的第十一章中看到:“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如果我們再結合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六章所說的“柔弱勝剛強”的意思話,那麽對於“弱者道之用”的經典解讀應該是“道的包容和蓄養的功能表現出來是柔弱而不是剛強的”這樣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