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食品(主要指肉食)也是致癌食品之一,似乎不是漢族的原產。
第一次吃燒烤,應該是在烏魯木齊(80年代)。那個烤羊肉串,味道很正點。後來北京有了烤羊肉串,每次出差去北京,一定要品嚐一下(86春晚,朱時茂和陳佩斯的小品描述得很逼真)。90年代開始,老家也有了烤羊肉串,絕大多數都是新疆人。後來去西雙版納考察,第一次吃烤魚(覺得是羅非魚,多倫多人稱作黑立)。不久,本地人也開始做燒烤生意了,而且發揚光大,所有能夠吃的東西,都可以來做燒烤(雞鴨魚肉、田雞、泥鰍、土豆、海帶、香幹子、香菇等)。當然,最流行的就是烤羊肉串、烤雞翅、烤火腿腸。
90年代中期,市麵上出現機器爆玉米花。那個機器很講究,消毒櫃大小,有很漂亮的燈,與我在童年時見過的那種“土製的爆米花機”完全不同。烤出來的爆玉米花很香,但吃起來味道就很一般了。在南京學習英語時,外教老師做給我們看,就是先放油在鍋子裏,然後再放玉米,蓋上蓋子,可以聽到裏麵的玉米爆炸聲,不一會兒,就可以打開吃了,很簡單。另外,市麵上還有一種烤香腸機,似乎名叫台灣香腸。就是幾根金屬的棒不停地旋轉,可以帶動香腸在金屬棒之間旋轉,可以節省人力去翻麵。隻是那個香腸的味道就不咋地。
其實,老家也有當地的燒烤特色食品,比如烤魚(一般都是白鰱)、烤雞。大餐館比較著名的佳肴有北京烤鴨、烤三文魚等。小時候,吃的最多的燒烤,應該是烤紅薯(烤苕)和烤年糕。那時候,家裏都有燒柴的爐子,做完飯菜之後,爐子還是熱的,就把紅薯放進炭灰裏麵;過10分鍾左右,就可以吃了,那個香啊!後來又有了烤玉米、烤茄子等等,味道也是不錯的。現在大街小巷,到處都有烤紅薯、烤玉米,好吃啊。烤年糕是母親給我們吃的傳統食品,小時候零食很少,母親就在煤爐子上放一塊鐵板,然後把年糕放在鐵板上烤,要不停地翻麵,不要烤糊了。待年糕變得鼓鼓囊囊的時候,就好了,然後蘸糖吃。有時候會冒出一個氣泡放氣,很好玩!母親用這種方式,還給我們烤過白果(銀杏果),我在《童年故事》中講過很多。
不過,我覺得老家最多的還是熏烤的肉食,比如熏肉、熏魚、熏雞、熏鴨等。這個“熏烤”和“燒烤”還是有區別的,前者是指用煙火,當然溫度也是比較高的,隻是並不直接接觸火;後者是指高溫,但煙火並不多。很多時候也很難區分,比如烤羊肉串,我覺得有些地方做的就是熏烤。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最有名的熏烤食品――熏三文魚(切得非常薄),這可是加拿大的特產!
第一次吃韓國燒烤,是在韓國漢城。鐵板爐子是一個很大的圓,下麵有火,鐵板上有很多孔,牛肉就放在鐵板上燒烤,還要不停地翻麵。待牛肉烤熟之後,放在一張較大的蔬菜葉上(蔬菜葉是生的,似乎就是生菜葉),再加入大米、黃瓜以及韓國泡菜等,卷巴卷巴,就可以吃了。不過,21世紀在老家出現的韓國燒烤,似乎完全不同,那是鐵板燒。做鐵板燒的小販,通常都是推一個小車,鐵板的爐子溫度很高,先放植物油,然後把顧客點的食物(比如魷魚、火腿腸、香幹子、炸豆腐塊、香菇、黃瓜、萵苣、海帶、土豆等)放在鐵板,再加入各種佐料,以及辣椒粉、香蔥等等,味道很有特色。在武漢大學學習期間,大門口有一家鐵板燒,那個魷魚做的非常好吃。但是,膽固醇高啊!
日本的燒烤,除了烤火腿腸,主要就是烤魷魚或章魚。在一個很大的鐵板上(下麵是爐子),有很多拳頭大小的窩窩;把蘸有麵粉的魷魚或章魚塊放進那個窩窩裏麵,蓋上蓋子,不一會兒,就可以吃啦。每個周末,尤其是節假日,公園裏麵有很多這樣的小販。在廣島,第一次吃貝殼燒烤,也就是燒烤的牡蠣,除了那個芥末,味道還可以。21世紀後,老家也有貝殼燒烤了,除了牡蠣,還有很多其它的貝殼,但味道都是湖北的味兒。
多倫多的烤燒,那就是BBQ(barbecue)了。在多倫多第一次吃BBQ是在一個朋友家裏,燒烤用具一般都是自己買,但很多也是租借的,尤其是氣罐,用完了就到加油站買。BBQ主要做牛肉餅、豬肉餅、麵包、火腿腸、雞腿、雞翅、排骨、玉米等等。去年(2009)中國國慶節前夕,華人社區在湖邊搞活動,我去做義工,幫他們烤火腿腸和玉米,這是第一次,積累了不少經驗。在加拿大這幾年,經常參加當地人的BBQ,覺得就那樣,與中國食品相比,不是一個級別。另外,加拿大有一種烤麵包機(現在家裏也有),當麵包烤得焦黃的時候,就會自己跳出來。
加拿大的電爐,下麵還有一個電烤箱。在國內時,一直沒有用過電烤箱,在加拿大用的就很多了。除了烤雞、烤鴨、烤肉,還可以烤板栗、烤玉米、烤腰果、烤花生等等。很多食品的做法,都是向別人學的,主要是掌握溫度和時間。我最喜歡的燒烤,就是叉燒肉、豬扒、牛扒。今年春節前夕,一個朋友教我們做Muffin。烤製的步驟全部都在包裝上(Bran Muffin recipe),十幾道工序,按照說明,一步一步,還是比較簡單的。做蛋糕、匹薩的步驟也差不多,隻要用心,加拿大的烤燒食品,相信自己也一定能學會的。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