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尤其是大銀行,是國家經濟活動的生命線。
這次經濟危機之所以猛烈,就是因為美國,乃至歐洲的許多大銀行都受到打擊,人人自危,這使得銀行間正常的商業來往幾乎中斷,企業和個人的融資借貸急劇萎縮,都幾乎停頓下來,人為的造成經濟的嚴重衰退,一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走出它的陰影。
但是好在我們都活著走過來了,雖然多多少少的瘦了不少,但還值得慶幸。
一年過去,現在的美國金融體係是否安全了?因為規劃中的金融體係改革計劃尚未出籠,現在還談不上它比以前安全,但銀行家們可能都更小心一點了,我想。但是光靠自律是不行的,鬆綁 (Deregulation) 造成的後果,事實一樣擺在我們麵前。但怎樣判斷美國的金融體係比以前安全了呢?我想站在外行的角度,侃一侃觀察美國金融體係是否安全的一項簡單的指標,這就是美國大銀行的股價。
筆者買賣股票也是有些年頭了。我買的最早的一支股票就是 Citibank,那是九零年前後吧,聽了一位朋友的介紹。當時的情況和現在差不多,經濟衰退,又加上才發生了 S&L Crisis,銀行業 (多數是小銀行) 大虧,幸好國會容許臉儲局向銀行幾乎零利率的放款,銀行轉身向消費者以 4~10幾% 的利率放貸,銀行賺得很多 (當然這個現象不會長久)。因此 Citibank 當時的股價是 $8,據他說有可能可以漲到二十左右。於是我就進了一些,但大約捂了一陣子,漲得不多,我又沒有耐心,幹脆賣了,再以後我也沒有去追蹤。
這次金融危機後,我查看了C,發現前兩年它曾達到過六十美金左右。這個就是問題,還有那個 BAC 也是一樣的。因為 "鬆綁" 的緣故,C 和 BAC 進行了很多投機行為,所以利潤就很高,因此它們的股價也就漲得很高。銀行拿別人的錢,做投機真是太危險了。
因為銀行是國家經濟活動的生命線。商業銀行一定不能允許進行投機行為,隻能做些 "薄利多銷" 的事情 (放貸,融資等)。因此,如果奧巴馬政府是認真進行金融體製改革的話,是為了要確保金融體係的安全的話,那麽改革措施定下來以後,C 的股價最多就是在 $5~10 之間,有時候可以在 $10 左右。BAC 可能會更高一點,但也不應該超過二十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