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納博科夫的大寓言》(文/劉再複)

本文內容已被 [ 燈火闌柵處 ] 在 2009-08-09 10:50:1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她把青春獻給了誰--也談不倫之戀白玫瑰花2009-08-06 20:31:22

納博科夫的大寓言
文/劉再複

二十世紀最後一年的七月二十日,《紐約時報》公布了一份百年最優秀的英語小說“光榮榜”,名列第一的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名列第四的是納博科夫的《洛麗塔》。一個流亡歐洲的俄國作家,能夠寫出西方公認的第一流英語小說,真不簡單。
納博科夫全名叫做符拉迪米爾·符拉迪米洛維奇·納博科夫,一八九九年出生於彼得堡,十月革命後流亡歐洲,畢業於劍橋大學,四五十年代曾任教於美國康奈爾大學,一九七七年在瑞士逝世。逝世前的十幾年一直在歐洲生活。他用英語寫了《塞巴斯蒂安·奈特正傳》、《左斜線》、《微暗的火》、《阿達,或熱情:一部家族史》、《普寧》、《透明事物》、《瞧那些小醜》等八部長篇小說,還有七部短篇小說集和許多詩文集,奇跡般地馳騁於西方文壇,而影響最大並讓英語文學世界刮目相看的作品是《洛麗塔》。
納博科夫的思想極為活潑,作品的故事都非常奇特,是一個刻意打破傳統思路的天才作家。他的文學主張相應的也很奇特,他認為愈是偉大的作品愈是需要有高超的欺騙,這有點聳人聽聞。他最後的作品《瞧這個小醜》,其敘述者的“我”回顧自己一生的寫作,非常滿意自己實現了極端聰明的曾祖母的勸告:把周圍的一切包括語言都看作小醜,二者相加並成三維小醜,這小醜玩的是虛構世界的遊戲。納博科夫蔑視世界,也撕下自己身上的一切麵具,說是“欺騙”,卻極為真實。
讀《洛麗塔》時我讀得有點“驚心動魂”。也許是殘存的儒家道德心理在作祟,麵對一個成年學者與十二歲少女的戀愛故事,總覺得有點“離譜”。讀完後,有朋友問:什麽感覺?我回答說:這是一個美國小女巫的故事,相當可怕的故事。
奇怪的是,閱讀幾年後,大約是感受美國與感受歐洲愈來愈深,竟發現了納博科夫的天才之處,即發現《洛麗塔》是美國文化與歐洲文化的偉大寓言。小說中的男主角,小說的自白者、死囚亨伯特,原是流亡歐洲的俄國學者,一個中年男人,當他應聘到美國任教時迷戀上年僅十二歲的少女、房東的女兒洛麗塔(原名多拉)。為了贏得接觸洛麗塔的機會,他娶了房東太太。之後,房東太太因車禍死亡,他就帶著洛麗塔從東部到西部一路遊蕩,並得到洛麗塔。但是,這個美國少女,不僅任性反覆無常,而且很有心計,她利用亨伯特的恐懼心理而逃出他的糾纏。亨伯特在洛麗塔逃亡後仍然一片癡情地尋找,三年後終於在一間破舊的木板房裏找到她,可是此時的洛麗塔已失去少女的光彩,亨伯特在愛恨交加中開槍殺死她的丈夫,他自己也被判入死牢,演成一場悲劇。反覆閱讀之後,我終於讀出這個亨伯特,既是歐洲學者,其實也正是歐洲文化的象徵。他雖然老了,但仍然有理想,有激情,有傳統的浪漫氣息。他的戀少女癖,與其說是生理病症,不如說是追求生命之美的理想。小說的故事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這個年長的歐洲學者尚有天真與浪漫,而象徵著美國這一新生國家的少女洛麗塔卻現實得不得了,實用得不得了,物質欲望也強得不得了。她既沒有托爾斯泰筆下那位娜塔莎的天真,也沒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浪漫,甚至也沒有福樓拜《包法利夫人》裏那個愛瑪的女子氣息,更沒有林黛玉的真情真性。她簡直比亨伯特還蒼老。
我在洛麗塔身上讀到了美國,讀到了這個年輕的國家遠離歐洲的人文傳統,遠離歐洲的理想主義與浪漫氣息,讀到了這個被物欲所覆蓋的國家一切都納入做生意的軌道,現實到極點。可是,一個太實用的國家未免太缺少詩意。最後亨伯特見到已經結婚並且懷孕的洛麗塔,她的眼光充塞平庸,美和詩意已經消失。小說在死囚主角亨伯特自白之前有一虛設的編輯前言,說這是理想破滅的悲劇。的確如此,這部小說正是一個擁有歐洲人文傳統和浪漫氣息的學者對於美國文化的失望。地球上一個新興的讓人向往的經濟帝國,那個本可能負載人類人文理想的國度,昨天被人迷戀,今天仍被許多人迷戀,但是,她正在丟失她的美與魅力。更可憂慮的是,亨伯特在作長篇的自我審判,而洛麗塔卻沒有自審的意識。
《洛麗塔》填補了美國文學的空缺。閱讀美國,可不能不讀洛麗塔。

所有跟帖: 

“閱讀美國,可不能不讀洛麗塔。”謝你推薦的文章,很棒! -白玫瑰花- 給 白玫瑰花 發送悄悄話 白玫瑰花 的博客首頁 (124 bytes) () 08/07/2009 postreply 06:29:16

或許大家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值得商榷。 -白玫瑰花- 給 白玫瑰花 發送悄悄話 白玫瑰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7/2009 postreply 06:36:5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