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回複:喬治·薩頓:東方和西方的科學

來源: billinmon 2009-07-10 10:02: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970 bytes)
回答: 喬治·薩頓:東方和西方的科學billinmon2009-07-10 09:56:47
俯瞰大地―穆斯林視野下的地理學知識
作者:趙達明



“知識即使遠在中國,亦當往求之。”--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


阿拉伯帝國時期的地理學內容極為豐富而詳實,既有繪圖學與海上探測的知識,也有旅行家對山川地貌的記錄,還包括測地學如對地理學坐標甚為精確的數學測量與定量的地貌研究。學者的地理學知識不僅借鑒古巴比倫、印度、波斯與希臘的成果,而且建樹頗多,對之後航海時代的到來具有重要意義。他們繪製的地圖是繼希臘人之後對世界的最重要的認知,並具有質的進步,與中世紀歐洲基督教世界通行采用的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的“寰宇圖”則有天壤之別。

穆斯林的信仰要求人們開拓心智與視野,以及探究造物主造化的神奇,因此廣袤的土地無法羈絆他們走出去的腳步。旅行家與學者的長途旅行與考察是暢通的,即使是跨越帝國之中相互敵對的區域也是如此,而且大部分旅館依靠個人的捐款維持經營,並免費向旅行者開放。正如當時最傑出的地理學家比魯尼(Biruni,公元973~1050年)所言,伊斯蘭已經貫穿從東方到西方。

阿巴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中國史書稱“黑衣大食”)是今天所謂的“科學的地理學”的發端時期,因為自那時以來地理學便真正成為“定量加描述性地理學”。穆斯林學者不僅從印度天文學書籍裏學習很多長度計算方法,而且還從希臘與波斯的著作中受益非淺,進而建立“定量加描述性地理學”。

地理學家在大地測量學方麵頗有建樹,如測定城市的方位、山峰的高度等,甚至在測量地球的半(直)徑、周長、經度等方麵,也做過有益而富有成果的嚐試(假定地球為圓形)。例如,馬蒙時代的地理學家(天文學家),曾經測量過地球子午線一度之長,據此推算地球的體積及其周長。

比魯尼,堪稱定量加描述性地理學即科學地理學的先驅,其代表作是原本用來確定穆斯林禮拜朝向的《城市方位坐標的確定》。這部著作以及比魯尼其它地理學著作的特點是,在地理學上追求數學的精確與論證的嚴謹,這與他深厚的數學及天文學功底是分不開的。事實上比魯尼同時是以偉大的數學家與天文學家聞名的。他對地理學的貢獻主要在於,他發明了采用三角測量法測量大地及地麵物體之間的距離的技術,並測量了地球半徑,換算成今天通行的長度單位為6339.6千米,這與現在我們所掌握數值(赤道半徑6378.140千米,極半徑6356.755千米,平均半徑6371.004千米)已經相差無幾。他的貢獻還在於對地球的經、緯度做出精密的測量,改進了經、緯度的測定方法,並且發明了測量山峰和其它物體高度的方法。比魯尼總共撰寫了15部大地測量學(或數學地理學)著作,《繪圖法》是其青年時代的作品;《古代國家編年史》講述的是古代各民族的曆史和紀元,涉及很多地理知識,梅利莎媒體出版社甚至在1984年還發行出版過此書;《印度》介紹了關於印度的自然與社會知識,包括提供了那裏豐富的地理學信息。

比魯尼可謂是中世紀地理學第一巨人,喬治?薩頓(George Sarton,1884~1956年)則幹脆把11世紀(上半葉)命名為“比魯尼的世紀”。

此外,曆史上一幅著名的世界地圖――“馬蒙地圖”誕生於公元九世紀初阿巴斯王朝的哈裏發馬蒙時期(公元813~833年)。

有一部集宇宙天體、曆史與地理於一體的百科全書――《黃金草原》,其作者馬蘇德(al’Masudi,公元895?~957年)是一位生活在(9~)10世紀的著名阿拉伯旅行家,在西亞、南亞、南歐和東非都遍布他旅行考察的足跡。《黃金草原》在以後數百年間被從事自然與社會科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在學術著作中廣泛引用。

伊斯蘭教要求,在經濟與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個穆斯林一生之中至少需要赴麥加朝覲一次,此外,穆斯林素有外出經商的傳統,他們熱愛旅行和探險,這些都對地理學的發展提出很高的要求並且起到了促進的作用。當時的地理學家利用他們掌握的天文學與數學知識,繪製出各種地圖,出版了許多旅遊書籍。

穆卡達西(Al’Muqaddasi,公元945年~?)是第一個使用自然色彩繪製地圖的地理學家,他大約在公元985年完成並發表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學著作――《地域知識》。當代學者給予穆卡達西極高的評價,克雷默斯稱:“那些在現代地理學中令人感興趣的科目,沒有穆卡達西未涉足的。”米克爾則稱其為“所有地理學科的開創者”。雅庫比(al’Ya’qubi)在進行了長時間旅行考察的基礎上,於公元891年完成《國家》一書。該書詳細介紹了各地區城鎮與國家的名稱、城鎮之間的距離、地形地貌、水資源,以及百姓、統治者和稅賦的情況。伊本?克達比(ibn Khurdadhbih,公元?~912年)是《交通與行省》的作者。此書繪製了穆斯林世界所有貿易線路的地圖並給出了文字說明,介紹的貿易線路甚至遠達東亞的中國、朝鮮和日本、南亞的雅魯藏布江、安達曼群島、馬來亞與爪哇。曾經在西班牙的科爾多瓦工作過的地理學家易德裏斯(al’Idrisi,拉丁名Dreses,1099或1100~1166年)來自穆斯林世界,但後來就職於諾曼底人羅傑二世(Roger Ⅱ)的西西裏宮廷。他編撰過以讚助人羅傑二世命名的《羅傑之書》(也稱《世界地理》),並且繪製了一幅圓形地圖――世界地圖,以及製作了一架銀質的天球儀,可謂那個時代的奇跡。內有70張地圖的《直通天空台》一書也是他的作品。雅古巴?哈馬維(Yagubal Hamawi,1179~1229年)則寫作了內容翔實的《地理詞典》。

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1304~1369年)是著名的摩洛哥旅行家,他在21歲的時候就離開家鄉丹吉爾,從此開始了長達近30年的旅行。伊本?白圖泰也許是在蒸汽機車產生之前合計旅行距離最長的旅行家。除了訪問過西亞、北非和西班牙等所有伊斯蘭國家和地區之外,他的旅行足跡還遠至亞撒哈拉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和東部非洲,南亞的印度、孟加拉國、斯裏蘭卡、馬爾代夫,以及歐洲的拜占廷、南俄和中國等地。在中國的杭州、泉州(刺桐港)以及北京(元大都)等地都留下這位偉大的旅行家旅行、考察的足跡。

伊本?白圖泰結束旅行返回摩洛哥之後,口述其旅行見聞,經過伊本?祖紮伊?卡爾比(ibn Juzay al’Kalbi)三個月的記錄與整理,而成《伊本?白圖泰遊記》。這部旅行家筆錄,以豐富翔實的資料,成為介紹中世紀地理、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方麵一部價值極高的著作,長期被許多學者研究、引用。

指南針是中國人發明的,但是把指南針加工成羅盤用於航海則是穆斯林的創造,這也為海上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

從公元10~11世紀開始,伴隨海上貿易的發展,海洋地理學揭開了新篇章。穆斯林航海家、水手、商人與傳教者揚帆遠航,足跡遍布四海重洋。除了去往歐洲之外,他們越過今天的印度洋,進入太平洋,抵達南洋群島的爪哇、蘇門答臘、呂宋,最後來到中國(中國讀者對《一千零一夜》辛巴達航海的故事並不陌生),甚至可能先於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46?~1506年)500年從西班牙及西非到達美洲。穆斯林在與大海為伍的同時,積累了豐富的海洋地理學知識。他們熟悉航行的各個不同的海域,認識台風的威力,掌握季風的規律,例如氣象學術語“typhoon”(台風)一詞,便是來源於阿拉伯語音譯“tufan”,“monsoon”(季風)一詞則是源自“mawsim”。這些與地理學有關的知識隨著他們的足跡傳播到東、西方,為後來的航海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所有跟帖: 

回複:回複:回複:喬治·薩頓:東方和西方的科學 -billinmon- 給 billinmon 發送悄悄話 billinmon 的博客首頁 (6643 bytes) () 07/10/2009 postreply 10:03: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