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能比上百分之一,也就高興壞了:)

整個紅學界,也比不過他的“影響力”,為什麽?

人家在認真做學問,他在搞大眾的噱頭。按紅燈記的說法,是兩股道上跑的車。

劉成名的三個要素:小說家的才智;大眾探秘的通俗需求;紅學研究的無發展。

2000年以後,向我問的最多話題是“你看過劉心武紅學研究的書嗎?而問話的大多數,根本就不知道何為紅學研究!

紅學研究上,真可說: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謝謝揮兄和大家的錯愛和謬讚:)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