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做“上海人”的本鈿
現在有人說:做上海人收入低成本高,做美國人收入高成本低。各有利弊啊。哈哈。日本85年到90年,據說全國房地產價值可以買兩個美國的不動產。泡沫破後,一落千丈。被美國人玩了一把。所以我擔心美國的故技重演啊.........一管之見,僅供參考。
八卦一下——做“上海人”的本鈿
銀行新票麵,一萬元一疊,二十年前的一萬元,那是人生極限、財富楷模。那時的萬元戶,不是名稱,而是“金稱”,今天隻是五保戶了。現在的上海,幾乎人人都有住房,大多數成套,等於屁股下坐著百萬資產。
我的老鄰居兼狐朋狗友“小矮子”,是個“自己飽了,全家不餓”的光棍兼潑皮,遊手好閑,平時打扮:“上身赤膊、下身長褲、腳底拖鞋”,自詡“搪瓷七廠廠長——蕩在家裏、住在家裏、吃在家裏(上海話諧音:瓷諧住、七諧吃)”。酒後臉紅,好與人爭,動不動老拳相向,可惜質量太小,輸多贏少,往往拍著胸脯發瘋亂嚷:“當心啊,身價50萬!”因為他在鞍山六村有一間底樓公房,中介掛牌50萬,號稱“單身貴族”。這次發大水,屋內“水漫金山”,跌至48萬。
上海人的差異:老百姓隻有資產,老板還有資金,前者算了用,後者用了算。貧與富的差異:現金流的多與少而已。楊浦公園附近的名嘴、我的大塊頭朋友“三寶”有句順口溜:“百萬不算富,千萬剛起步,上億才算小大戶。”不是口氣比力氣大、頭頸比腰粗,而是做上海人的底線抬高了。如果今天你還用十幾年前的口氣說話:阿拉在香港有親眷,暗示有境外餅幹;小阿姨嫁給美國人,暗示有外匯收入,大家都會以為你是祥林嫂,不免要“挫挫”儂:“哎喲朋友,儂勿要嚇我哦!”
老上海人是身份的概念:一本戶口簿;“新上海人”是資產的概念:一本房產證。今天,上海人討娘子,不是一間房,而是一套房,而且是帶兩個廁所的房子,夫妻倆分男女廁所,這就叫“小女人發嗲”。環線以內的,房價每平方米接近二萬元,你說:一萬元的板磚買什麽?江景房廁所裏一塊牆磚、或一個腳印的麵積而已。從這個意義上說:二十年前,萬元戶是人生的全部;現在,淪為人生底線都不可能。
成了家,有了孩子,開銷更大。上幼兒園了,找名牌的,要讚助費;上小學,找老牌的,要讚助費;上初中,找民辦的要讚助費;上高中了,借讀重點中學,還要讚助費。單單托人的交際費,萬元左右,用經濟學家時髦的術語:“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可怕的是經濟學家的術語,變成老百姓的日常用語,冷靜的理性代替了溫情的人性。
義務製學校之外,還有一條人生成功輔助線:幼兒時期,鋼琴、芭蕾、繪畫,統統家教;上了小學,外語家教;上了初中,數理化家教;為了體育加分,現在體育也有家教了。過去:知識就是力量;現在:知識就是鈔票,就是自討苦吃。這是一般家庭逃不脫的“剛性消費指數”。
至於女人美容、美發,男人洗腳、捏腳,還有衛生麻將,這些都是大眾項目。前衛些的,還要瑜伽、遊泳;體麵些的,打網球;高檔些的,高爾夫球。現在“球鞋比皮鞋貴、球衣比西裝貴、短褲比長褲貴、小包比大包貴、黃瓜比西瓜貴、番茄比水果貴、礦泉水比牛奶貴”。在上海,下雨天穿套鞋,別人以為儂是“外國人”、養魚的。上海人的行頭:雨天穿皮鞋,冬天穿拖鞋、休息天穿球鞋。這些是“瀟灑性消費指數”,屬於“吃粳米飯、發糯米嗲”。
移居美國,隻需一本綠卡,移居上海,必須兩本證:一本高學位證、一本房產證,這才叫“新上海人”。有學位證,可能在上海有工作、有收入。有房產證,才可以在上海紮根。但一套房子,起板一百萬以上,還必須預備二十年的子女教育費用,又是一百萬,這就是做上海人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