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野狼給各位看官說個明朝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洪武年間,直隸金陵城外有個大戶人家,祖上是唐朝武則天皇帝家族的一支,則天皇帝駕崩後,娘戚武家獲難,其中一支遷徙到江南。其後曆經多少代,在金陵一帶繁衍生息。到朱元璋建都金陵,武氏已有百十戶人家。
武氏子弟和附近別族不同,依祖訓自幼習武。由此,附近村莊的人遇到武氏子弟,都有些害怕。其實他們是多慮了,武氏雖有習武習慣,但也有非常嚴格的家規。對於那些用武力欺負別人的行為,家族公堂有非常嚴厲的懲處製度,嚴重者甚至會丟掉性命。
主持懲罰儀式的就是武氏家族的武術師爺武三公。武三公排行第三,兩位哥哥都是安分的莊稼人。武三公自小就喜歡練武,後來得到家族武師的偏愛,將他收做武氏武功的繼承人。武三公20歲那年,娶了城裏富商茶葉店胡老板家千金胡巧珍。聽老一輩人說,婚禮那天,光那陪嫁的車隊在村東西平河南岸就擺了一裏路長。
如此一來,婚後的武三公就徹底地告別了農活。家裏的田地有的租給別人耕種, 有的請長工打理。自己則安心習練武藝。同時也接替師傅成了武術總師爺,農閑時後教武氏子弟習練。
武三公的兩位哥哥各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個長得生龍活虎。武三公對他們習武要求很嚴,很指望他們以後能夠出息。武三公之所以如此關注侄子也和一個事實有關,自己的太太胡巧珍雖然知書達理,但除了結婚第六年給自己生下一個閨女外,就再也沒懷過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讓胡巧珍很感壓力,幾次勸說武三公納妾。每次武三公都說:“有後無後都是天定,我這輩子有七妹子一個閨女就夠了。另外,我那幾個侄子都不錯,侄子難道不是後?”
武三公說的“七妹子”就是他和胡巧珍的獨生女兒。在6位堂兄的排行下位列老七,所以常被人以“七妹子”相稱,最後她的真名武翠玲都被很多人忘記了。
左相國徐達起兵打張士誠的時候,曾光顧武家莊,帶走了武三公6位侄子的4個。 大哥的二兒子武二爺後來戰功赫赫,當了直隸州衛軍政掌印左的官。武二爺衣錦還鄉過一次,顯赫的場麵讓12歲的七妹子很羨慕。
七妹子後來纏著父親教她武藝。武三公本不想教,加上胡巧珍也特別反對:“女孩子學那個,以後連婆家都找不到。” 可是,夫婦倆經不住七妹子死纏硬泡,最後武三公有了主意。他答應教七妹子功夫,不過學功夫要吃苦,如果她吃不了苦,就回房裏跟媽媽學刺繡。
武三公讓七妹子紮馬步,並且一紮就是好幾個月。武三公原指望七妹子哭著喊累,然後借機斷了她的練武念頭。可是,七妹子紮馬步紮得很認真,最後連武三公自己都感動了。呀,這孩子真是個練武的料,要是男孩子該多好呀。
就這樣,七妹子跟爹爹練起了武。如此一來,自然要耽誤一件事,那就是女孩子裹腳的事。就這樣,長到17歲,七妹子的“三寸金蓮”是如何也裹不起來了。
胡巧珍常跟武三公叨叨:“都是你,女孩子你教他什麽不好,非教她練武,這以後誰來提親呀?”
“你急啥?一個蘿卜一個坑,姻緣都是天定的。”
過了幾年,那個當官的武二爺隨常遇春北上打戰,就留在了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武二爺寫信回來,希望他老爹和他叔叔兄弟能夠北上到他那裏享福去。可是武大公不願意離開故土。七妹子知道這時後很興奮,纏著武三公要去堂哥那裏去。
武三公和胡巧珍一琢磨,這孩子已經到了婚嫁年齡了,長的雖然不錯,但提親的卻很少。很多人家都嫌棄她不纏腳,並且像男孩子那樣風風火火地練武。要是,讓她到堂哥那裏去,沒準真有哪位年輕的軍官就喜歡她這個樣子。
於是,武三公寫了一封信給武二爺,給七妹子套了一匹好馬。讓武嚴,武塞等幾個仆人趕了幾輛馬車就送七妹子上了路。
分手的時候,胡巧珍都哭紅了眼。七妹子安慰她:“娘,我會回來看你的。”
這時候的七妹子已經換上了男人的裝扮了。她告訴仆人,以後不許教她“七妹子”,而是叫他“七爺”。路上如果有人問她姓名,就說姓武,名柒。
過長江渡口後,武柒一行走了一天到了六合鎮已經是晚上了。找到一家客棧,將車輛和馬匹放到後院,然後幾個人到客棧底層的飯莊吃飯。小二笑著過來招呼:“幾位客爺,是吃淮揚菜呀,還是吃蘇州菜?”
武嚴問:“將兩個菜譜都給我們看看。”
“得了,雅座請!”小二將他們一行讓到一個雅間。小二又是倒茶又是遞熱毛巾,十分殷勤,並將菜譜送給武嚴。
武嚴問七妹子:“七爺,要不你點? ”
“你來吧,我又沒在外麵吃過飯。”
武嚴說:“那好吧,我來點菜。對了,武塞,你到後院看看馬匹,讓店家準備點好 馬料。”
武塞出去,武嚴點著菜。七妹子沒事幹,走到窗邊,隨意看看外麵的夜景。雖然兩邊店家的大紅燈籠照著,街上還是很黑。突然,七妹子的雙眉不禁緊鎖起來。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