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沒錯。歌曲沒錯。中國沒錯。美國更沒措。措就錯在過分解讀。。。

電影中的插曲如果特別好的話,會脫離電影而流傳。那英的《霧裏看花》好聽吧?有誰知道歌曲是為3。15拍的電視片之中的插曲呢?《義勇軍進行曲》、《我愛你中國》、《四季歌》都是這樣的。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每當聽到這首歌,我眼前就出現了一幅壯美、平和的油畫。《我的祖國》這首歌傳唱了50多年,是一首多麽優美動聽、詩意盎然、向往和平的歌。很少有人在唱他的時候會想到朝鮮戰爭了。沒有必要過分解讀。

如果一定要解讀,為什麽不解讀為被投入戰爭的人們想念風景如畫、沒有戰爭硝煙的家鄉呢?很多戰爭影片中都有類似的描述:在殘酷的戰爭間隙,一張相片、一封信、一段家鄉的小曲都反映了士兵們想回家的願望。是的,戰爭是國家的。作為個人,誌願也好、不得已也罷,卷入戰爭就意味著可能永遠也回不了家了。即便是這首歌的背景是那場戰爭,那又有什麽?

至於“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那更是一個普世真理。沒有什麽好糾結的。

朗朗作為知名的鋼琴彈奏家,為祖國的強大感到驕傲。在白宮的邀請下選擇彈奏這了這首歌曲,應該沒有什麽別有用心。頂多就是沒注意到此歌有個相關背景。

很多人認為朗朗是奉命彈奏這首歌的。我不這麽認為。因為如果讓中國選,一定不會選這首歌。中國外交部是不會讓任何敏感的事務出現在這種場合的。因為挑釁不符合中國政府一貫的作派。對於外交部官員來說,選這首歌會承擔丟烏紗的風險。傻子才會這麽做。

雖然我很不喜歡朗朗搖頭晃腦偽陶醉的演奏風格。但這件事,我認為誰都沒錯。錯就錯在過分解讀。

看不慣就聽。聽不了就關機。人家當事人都沒事。有些人整日yy此事,累不累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