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薄霧晨靄中的皇城角樓,波瀾不興的統子河,死寂的午門,靜悄悄的永巷。
慈安宮
木雕似的太監,踮著腳小心翼翼走路的宮女,殿內靜得能聽見人的呼吸。
慈禧坐在梳妝台前,小李子給她梳頭。
慈禧煩躁地:我說小李子,這幾*****們是怎麽啦?一個個悶嘴葫蘆似的,連個屁也不放。
小李子一邊戰戰兢兢梳頭,一邊畏畏縮縮回答:那不是怕說多了,惹您老人家心煩嗎。
慈禧沒好氣地:你們不說我就不煩啦?整天鴉雀無聲,死氣沉沉。本來這深宮永巷就能把人憋死,再連個蚊子聲兒都沒有,我能不煩嗎,都快煩死啦!以前列祖列宗為什麽愛往圓明園跑,我為什麽喜歡頤和園,還不是這兒太憋悶,一點兒樂子都沒有。我成天價為大清操心傷神,誰為我想過?我要你們說,都說,想輒,找樂子!
小李子緊張地:老佛爺,快別動氣。氣壞了身子,我怎麽向全國人民交待。我是每時每刻都在使勁捉摸怎麽讓您老人家快活。把您伺候舒坦了,是我們這些奴才的最大榮耀。
慈禧顏色稍緩:這還像句人話。說,想的什麽輒?
小李子:宮裏戲班演武鬆的小生最近技藝日精,聽說他一個“旱地拔蔥” 能躥上午門。
慈禧:沒勁沒勁,老一套了,有什麽看頭。嗯,不對呀,武鬆沒有往上躥的戲,隻有從獅子樓望下跳的活兒。看來你要防著他點兒,別練得技藝精熟,時不時到宮裏溜達一遭,順點什麽去。
小李子:要不怎麽說還是您老人家想得深,看得遠。不過老佛爺,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您是真佛,那小子頂多是個六耳彌猴,還怕他鬧出什麽妖蛾子來。哦,說起孫悟空,我聽說天橋來了個新雜耍班子,裏麵有個人會變很多戲法兒,人稱七十二變。還有一個大頭,把頂缸的活兒玩得精致,半個時辰之內,動作不重樣,缸就像沾在身上似的,那叫絕!
慈禧還是不感興趣:這有什麽呀,耍幡、頂缸、變戲法兒、吞刀吐火劈碾盤,咱都瞧過多少遍了,再變也變不出大炮火輪兒來。誰要愛瞧這,誰是弱智。
小李子尷尬地笑笑,眼珠一轉又說:還有個好看的,大內侍衛的師爺有一手點穴絕活兒。聽說最近練得更加出神入化,一出手眼目前就沒有一人能動彈。
慈禧來了興致:喲,這倒有點兒意思。真要這麽神呀,我就找倆洋人試試。最好一出手就把他們點傻,讓他們找不著北。
小李子添油加醋地:嗯,讓他們傻得不知吃喝拉撒,不知開槍炮,操火輪,乖乖地等著咱去收拾他,把他們的好玩藝兒、西洋景兒都歸了咱大清。
慈禧笑了:哈哈,好,有創意。你可做了件讓我開心的事兒。
殿外太監高聲報告:慶王爺到。
慈禧不悅地:我這兒剛緩過點神兒,他就來敗興。誰要是讓我一時不痛快,我叫他一輩子都後悔。小李子,誰叫他來的?
小李子:回老佛爺,今兒早上您剛起來的時候,打發人去叫的。
慈禧:哦,我把這碴兒給忘了。得,叫他進來吧。
慶王進門,戰戰兢兢叩拜:奴才給老佛爺請安。
慈禧:起來吧,最近洋人各國有什麽動靜?
慶王:洋人們都讚老佛爺治國有方,搞得河清海晏,天下升平,百姓們安居樂業,人人鼓著肚子都樂得屁顛顛兒的。
慈禧:得了,粉飾的話呢,我是愛聽。可是馬屁穿幫,味兒就出來了。洋人怎麽想的,我比你清楚。
慶王:是,是,什麽事能瞞得過老佛爺法眼。我有個事兒想請老佛爺拿個主意。
慈禧:屁大個事兒都來煩我,你那肩膀上扛的是什麽?夜壺哇?
慶王:您老人家不是大清的主心骨嗎,沒有您高擎明燈照著亮,我們不是還黑燈瞎火地窮轉悠呢嗎。
慈禧:你們真不讓我省心呐,得,說吧。
慶王:前兒接到希臘國的邀請函,邀請我們大清派人參加在雅典舉行的奧林匹克競技大會。
慈禧:什麽是奧林匹克?又競技什麽?
慶王:奴才也不甚清楚,已經差人去同文館請人來給老佛爺解說。
慈禧:嗯,這會子怎麽還不來呀?
正說著,一太監進來稟報:回老佛爺,同文館的吳博士來了。
慈禧:宣。
吳用進來叩拜:參見太後,太後吉祥,萬壽無疆!
慈禧:免禮。
吳用:謝太後。
起身立於一旁。
慈禧:你叫什麽名字?
吳用:小人吳用。
慈禧不高興地:無用跑來幹什麽,不是瞎耽誤功夫嗎!
吳用:小人姓吳名用,與<<水滸>>裏智多星同名。
慈禧越發不快:你難道還羨慕那個為造反支招的逆賊?
吳用汗如雨下:不敢,這是當年先父見我生得弱小,一時失察。
慈禧:這倒也罷了。書生不能無用,有點兒用呢,就難免輕狂。書生沒點狂氣,那是呆子。但是狂得沒邊兒,就是瘋子啦,早晚得送到菜市口去。
吳用打了個寒戰:太後說得極是。
慶王將來函遞給吳用:今兒個請你來是讓你給老佛爺解說一下。
吳用展讀來函。俄頃,
吳用:回稟太後,大約從我們的春秋戰國時,希臘就在奧林匹克舉辦了運動會,每四年一次,後來因戰亂等原因停止了。今年他們準備重新舉辦,邀請世界各國派人參加比賽。
慈禧沉吟著:這事兒倒是頭一次聽說,好像有點兒意思。不過,都比賽什麽呢?
吳用:有標槍。
慶王:什麽是標槍?
吳用:就是像長矛一類的東西,人舉著扔,看誰扔得遠。
慶王:我當洋人玩什麽新鮮玩意兒,這不是我們入關前玩的嗎?現如今已經玩得不愛玩了,想不到洋人倒撿起來了。
吳用:還有鐵餅。
小李子撲哧一笑:嗨,貼餅子誰不會呀,小時候家裏天天貼,一麵焦,香!我就好這口兒。
吳用強忍著笑:這鐵餅不是吃的貼餅子,它是鐵鑄的一個扁圓形東西,拿在手裏,人靠旋轉加速扔出去,看誰扔得遠。
小李子故作誇張表情:喲,我這是褲襠裏放屁-----走兩岔裏啦。
慈禧笑道:小李子,看你個猴崽子還敢不懂裝懂嗎!
吳用:還有射擊,就是打槍,看誰打得準。
慈禧:嗯,這是洋人拿手的,槍都是人家造的,咱一比準輸。不好玩兒。
吳用:還有射箭。
慶王:射箭可是咱自古就會的把戲,八旗子弟哪個不會射兩下,隨便挑兩個下場,洋人都隻有幹瞪眼的份兒。這個好玩兒。說,還有什麽?
吳用:拳擊,就是打擂台。
慶王笑道:哈,這洋人怎麽光往咱的癢處撓。打拳是咱祖傳的神功,楊家拳、嶽家拳,南拳、長拳,鷹拳、熊拳、蛇拳、猴拳,多了去了,隨便使兩招兒,洋人就得眼花繚亂!對了,還有醉拳,(邊說邊比劃)咱都不用清醒,一路趔趄就把他們都收拾了。嘿,我還越聽越來勁了,還有什麽?
吳用:跳高。
小李子笑得彎了腰:別說慶王爺了,連我都聽得來精神了。跳高不就是比輕功嗎,放眼世界,誰能比我們更會飛簷走壁?連老娘兒們家生氣都能一蹦三尺高。老佛爺,洋人這是巴結您來啦!
慈禧:有意思,吳用,接著說。
吳用:足球,就是古代的蹴鞠。
慶王:這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戰國時就有。自從北宋大奸臣高俅玩過以後,咱們都不希罕再玩了。怎麽又讓洋人給偷學了去,他們倒什麽都不嫌呐。
吳用:還有籃球,就是兩隊爭搶一個球,然後把球放入對方的籃筐裏,誰放的多誰贏。
慈禧:老祖宗好像沒傳給咱們這玩藝兒,大概是洋人發明的。可憐呐,他們總算找到一件自己個兒的東西。
吳用:最後有馬拉鬆長跑。
小李子:什麽,馬拉鬆?洋人就是死性,驢拉鬆不行呀?而且非得拉鬆?拉柏,拉槐就跑不成啦?甭管拉什麽,咱有關老爺的赤兔,洋人都得拉了胯。
吳用:李總管,這是一個長跑項目的名字。
小李子:長跑?多長的腿算長跑?多短的腿算短跑?我這不長不短的腿算什麽跑?
慈禧:小李子,前兩天你大氣都不敢出,今兒個怎麽貧嘴瓜舌的?
小李子:這不是討老佛爺高興嗎。
慈禧:你還是聽吳用講吧。胡攪蠻纏,把我都攪暈了。看不出,你個猴崽子還有一副好口條。
吳用:馬拉鬆長跑的長度是有規定的。而且所有的比賽都有嚴格細致的規定條款。
慈禧:哦,這些規定是誰定的,是洋人的皇上嗎?
吳用:回老佛爺,大概就是他們的皇上、皇太後定的,不然誰遵守哇。
慈禧:要是這樣,咱就不去那個什麽希臘雅典參加比賽了。我堂堂大清豈能受製於人!屈從他們的規定,有損國格,還沒比,咱就先矮了一截子。不去,不去!
慶王:老佛爺,奴才倒有個主意。
慈禧:講!
慶王:剛才聽起來,那些個競技比賽倒挺熱鬧的。希臘咱是不去了,但為什麽不自己舉辦一個比賽,自個兒樂嗬樂嗬呢?
慈禧:嗯,不錯。但是和誰比呢?總不能自家人幹練吧,那不過癮。
慶王:可以邀請各國使館派人參加,咱們選些精兵強將,再挑些拿手的項目,不愁滅不了他們的威風。
慈禧眉開眼笑:好,此想法甚好,甚合我意。著即召集軍機大臣合議,形成正式文件,報我審批。
慶王:喳,奴才這就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