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時光 (8)去哪裏?如何去?
我們一共在香港6, 7年,前四年的日子心情是歡愉的,平靜的,安心。
然後就騷動起來了,很多人在談論移民的事情。。。
我們經曆過苦難,再不能讓我們的孩子有同樣的經曆,如果GCD收複了香港,我們雖是自食其力,那也有可能被打成小業主什麽的,總之就是剝削階級,那末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就會像當初的老公?老公自己在黑名單上的驚恐,絕望,無奈。。。不能讓它再重現。
以至於後來已經到了美國,老公有很多年還是常做噩夢:夢見自己進了中國就再出不來了,往往拍醒我,看看是在哪裏。
心有餘悸,不行,得離開香港,快離開,去哪裏?哪裏可去?怎麽去?怎樣去?
開始焦慮。。。。
看了去加拿大的廣告,找到那個律師,繳費,等消息,幾個月後,找不到人了,受騙了。
香港民間團體裏的一個李姓頭目,說有辦法去法國,交了首付,我也開始天天去學習法文。。。
看報紙,談很多中國人偷渡去法國的消息,慢慢的,我感覺出來了,那人是想幫我們偷渡,我和老公商量了,我們是有孩子的,不能做這樣的事情,就算成功了,我們在法國也將是黑戶,任人宰割,那才叫天天不應呢。退錢,……..後來知道那人是真的想幫我們的。
我們一直留意各種消息,首先得有護照。我們出國時手裏拿的是一張出國證明(上有照片)就是一次性的,就是說,我們沒有任何證件可以用於離開香港。
怎樣能得到護照?當然找新華社。人家不給。
那末試試台灣的機構,人家很樂意,還是免費。說的很清楚:
我們為了中國人才發給護照,這個護照隻為你們到世界各國簽證用,不包括去台灣。這個護照是不能得到台灣簽證的。除非你離開大陸(6年?10年?)後。你看說得多清楚。以至於到美國後我有了美國護照都還保持著有時用台灣護照呢。
我在香港時光 (9) 先到巴拉圭去
台灣是不讓去,當時的思想也沒想去台灣。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沒有希望。主觀上我也沒想去。要去加拿大還被騙了錢,法國的黑居民咱是不想做。。。最想去美國,可是沒路子。。。天下之大真的好似沒有容我們的地方。。。
我們聽到了巴西裏約熱內盧的介紹,是個好地方。拿著台灣護照去巴西在香港的領事館簽證被拒了,理由不詳,大概與來美國一樣“移民傾向”。當時根本就不敢去試簽美國領事館。
聽到消息,巴拉圭 好簽,去巴拉圭幹什麽呢?
據說,凡是去巴拉圭的,住滿2年後可以成合法居民。。。
同時如果想去巴西的話,也是很易偷渡過去的。。。
就這末點兒了解,更多的了解是,巴西好而已。心裏想的都是最終去巴西。巴拉圭隻是跳板。。。
老公拿著全家的台灣發的護照就去巴拉圭領事館了,那領事隻認錢,隻要交錢,誰來都給簽證。
我們開始準備離開我已經喜歡了的香港。
準備什麽呢?
一是賣掉商品房。
二是買上5年內的生活用品(香港是最便宜的)打算到國外省吃簡用再奮鬥5年。
日子照樣過著,錢照樣賺著,但此時的心境就截然不同了。。。
我在香港時光 (10)像做夢般有人送錢
把出讓商品房的廣告一登,就馬上有,據說是兩兄弟合買房子,他們簽了合同放了定金(具體幾萬忘了),到合同的限定日期後,我們打電話過去,說是不買了,就是說,定金也不要了 。
接著有個70多歲的病人老太太,在與老公聊天中得知我們要出讓診室,她馬上開了一張2萬元的支票(定金)走了,第二天我們打電話想讓她來簽合同,電話那邊回答,她已經上飛機去了國外。問還回來嗎,回答移民走了。。。
這是怎麽回事兒?要移民了還買房子,又不買了?我們問律師,我們是要等老太太嗎?律師回答,你們連合同都沒有等什麽?
就這樣,才開始賣房子,就白白得了好幾萬哎,這大概就是命,就是有貴人。
因為時間急,在不賠錢的情況下賣了,治療床等家私就送給了隔壁的office.
買了去南美洲的來回4張機票(聽說單程機票的很難進入一個國家)當時花了不少錢呢。
準備著上飛機,偏偏遇上了什麽流行病,一家大小你病好了我病,4個人輪了個遍。又要調養身體,一拖就是2個月。
我在香港時光 (11)離開香港到美國
為了旅途的便利,為了不手忙腳亂,老公手上隻提了一個小箱子,沿途用的東東,護照和錢(不多)。其他的都托運了,滿滿兩個大皮箱。
上了我們的空姐朋友的飛機,在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安然地等待著到巴拉圭。
從香港到巴拉圭的飛行,中間在洛杉磯機場轉機。。。
在飛機上由於幹燥,我的鼻血一直留,一手拉著孩子就跟著轉機的人群到櫃台登記。在排隊的隊伍中,正好有一個是從巴拉圭探親到香港目前返回巴拉圭的。老公就與他攀談起來,我帶孩子在旁邊聽著。越聽我的心越涼,從頭涼到腳。
原來從巴拉圭偷渡到巴西要每人一萬美金的代價(還不保證成功,並且越來越難)就是說,我們得付出4萬美金才有可能從巴拉圭到巴西。。。與我們在香港聽到的出入太大。那末我們還去巴拉圭做什麽?
我們兩人都沒有再說話,跟著辦手續的人群移動,將兩個大箱子再次托運。。。。
有一個會說中文的男人帶領我們和另一個家庭去轉機。。。就這樣跟著走,我們再沒有說話交流。走著走著,突然看到很多大巴士從眼前經過,行人也很多。。。我和老公同時拉著一個年輕的中國人問話:
這裏是機場內還是機場外? 外!
可以從這裏去美國任何地方嗎?可以!
怎樣打電話? 用一個硬幣,你可以到賣報紙的攤子去換!
這就是默契,我倆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不再前進,留在美國。
於是老公去換錢,去打電話。。。。間中帶領我們的那位工作人員一趟趟地帶領人從我們身邊走過,還不時提醒我們,不能久留,要快去轉機。
再說說我們的另外兩個貴人:
沈先生,是我們在香港認識的,無意中電話本裏收藏了他在美國的電話(他兒子家的)。
Mr. Goodman 是沈先生的生意上的美國朋友,有次到香港大概哪裏不對,沈先生請我老公去酒店看看他。他知道我們想離開香港,他願意幫忙,苦於無門路。
老公電話沈先生的美國家,那是下午3點多不到4點鍾,沈先生接的電話。
老公告訴他,我們在洛杉磯機場,想留在美國,請他幫忙?
他楞了一下,(後來他告訴我們,一家四口,這不是小事)說,5分鍾後再打給他,他要與Mr.Goodman 商量一下。機場帶隊工作人員不斷地催我們不可以久留原地。。
5分鍾後,得到的回答是:你們照著我說的,沿著這街往前走,這裏是國際機場,
(對你們並不安全)你們必須走到國內機場,我會到那裏接你們,然後到餐館與Mr.Goodman 會合。
這時候我們才感到處境的危險,帶著孩子越快越好地遠離了國際機場,向國內機場走去。。。
我在香港時光 (12)不由你不信
回想一輩子,機遇有的是,有時候能夠抓住,有時候沒發覺就錯過了。老公的口頭禪,機會不會出現第二次,一點沒錯。
洛杉磯機場開放(就是在國際機場換機也要出機場大門)隻是短短的一小段兒時間,機場他們動用了很多工作人員一趟趟地帶人轉機。
而我們原來的飛行時間因為4個人的生病而推遲了2個月,因此碰上了機場開放,
使我們誤打誤撞地走出了機場。
而接聽電話的沈先生,在美國十幾年來從沒有這麽早在家裏過,那天是他牙痛,看完病後直接回家了。如果沒與他聯係上,我們也許不可能留下來。
這三個因素,是不是機緣,是不是上天也好,佛祖也罷,定數也行,就是一句話,
我們該來美國。這就是運氣,機會 和我們兩的不謀而合。
寫到這裏得停一些日子,家裏有事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