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回國探親時都被故鄉親人們嬌寵著。家人仿佛要在那短暫的時間內補償我們在海外過的簡樸生活。象以往每年探親一樣,他們再一次給了我們一番吃、喝、玩、樂的經曆;我們再一次感受到那濃濃的親情和寵愛。
故鄉揚州曆史悠久,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而故鄉人的生活習慣還是那樣悠哉,悠哉。人們常說的揚州人“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就是指揚州的飲食文化和沐浴文化。“早上皮包水”是指在早晨吃早茶點心。故鄉人朱自清先生寫過一些有關揚州的情感豐富散文,愛其可愛之處,怒其不爭之陋習。然而,他對故鄉早茶點心和相關茶社卻一直是讚不絕口。在散文《揚州的夏日》中,他如此寫道:“揚州的小籠點心實在不錯:我離開揚州,也走過七八處大大小小的地方,還沒有吃過那樣好的點心;這其實是值得惦記的。茶館的地方大致總好,名字也頗有好的。如香影廊,綠楊村,紅葉山莊,都是到現在還記得的。綠楊村的幌子,掛在綠楊樹上,隨風飄展,使人想起‘綠楊城郭是揚州’的名句。裏麵還有小池,叢竹,茅亭,景物最幽。。。”大半個世紀過去了,朱自清先生這段對故鄉早茶生動的描寫依然如是。
在故鄉吃早茶點心的地方莫過於久負盛名的富春茶社和冶春茶社了。每年探親,每年探訪這些茶社。故鄉人中有句習語“富春的包子,冶春的餃子”。顧名思義,二個茶社各有略勝一籌的點心。富春茶社和冶春茶社各自擁有40餘種細點、小菜。這些年來,我個人感覺這二個茶社在點心和小菜品種以及口味方麵越來越相似,分不出仲伯。二個茶社,尤其是冶春,蒸餃品種繁多,我個人比較喜歡味道鮮美的蝦餃和蟹黃餃。包子餡也是五花八門,比較有傳統名氣的是蟹黃湯包、五丁包(參丁、雞丁、肉丁、筍丁、蝦丁為餡)等。除了包子和餃子,還有各式燒賣、發糕等細點,其中以翡翠燒賣和千層油糕為代表。當然,到這些茶社吃早茶點心,一定要品嚐三鮮幹絲、大煮幹絲、肴肉、涼拌海蜇皮等小菜。
富春茶社和冶春茶社的生意都非常興隆,尤其在節假日時。除非預訂包間,在大廳用餐時,經常是用餐尚未結束,就有其他客人站在附近等候桌位。與別的客人們分享同一張餐桌也是常見的情況。二個茶社都有外賣服務,可以從那裏將點心買回家享用。在揚州吃早茶點心,不僅要品嚐和欣賞它們的色香味,而且不要錯過細細欣賞它們的造形和刀工。有人曾形容“淮揚菜係造形與刀工之精美使人不忍動筷”。朱自清先生對故鄉點心也曾如此讚美道:“滋潤利落,決不膩齒膩舌,不但味道鮮美,顏色也靚麗悅目。”品嚐點心的同時,別忘了泡上一杯碧螺春或其它自己喜歡的茶(茶社是允許自帶茶葉的)。
就茶社地理環境而言,冶春茶社略勝一籌。富春茶社位於老城區的狹窄小巷子裏,優點是其附近環境比較真實反映老揚州市民生活;缺點是私家車和公車都無法進入,並且巷子入口處有些雜亂。位於老城河邊的冶春茶社地理環境則優美許多。冶春茶社被分成相鄰的東冶春和西冶春,在“問月橋”附近。準確地說東冶春就叫“冶春”,而西冶春才叫“冶春茶社”。本文中的“冶春茶社”是通指,包括東冶春。
除了富春茶社和冶春茶社,揚州本地人吃早茶點心還有許多其它去處,例如蔣家橋餃麵店與共和春餃麵店。這些地方價廉物美,更適合大眾生活水準。而大街小巷口的小吃店和攤位上的早茶點心就更便宜了。因為擔心食品衛生,家人不允許我從小吃店和攤位買食品。然而,我兒時的記憶卻更多的與這些地方有關。兒時,隻有過年過節或者有外地客人來訪,父母才帶著我們去富春茶社吃早茶點心。我對家人現在給我的限製表示了抗議。母親說:“今非昔比,如今有人為了多賺錢,使用有質量問題的食品原料。盡管這些人是少數,但你不知道究竟是哪一位。所以,隻好盡量不去小吃店和小攤位。”聽了母親的話,我有些悲哀,少數不法小業主影響了大多數遵紀守法小業主的利益。不過,悄悄地說一句,這次探親,我瞞著家人在一個小吃店買了一隻火燒,在一個小攤位上買了一個糍粑,過了把癮:))。
不能再寫了,回想著故鄉的這些早茶點心已經使我垂延欲滴。
【後語】:由於在美國過慣了簡樸的飲食生活,每次剛回到故鄉時,對於如此豐富的早餐一開始感到有些不適應。在喜歡品嚐這些早茶點心的同時,覺得有些奢侈,當然也擔心營養過剩。母親勸慰說:一年之中,你回家隻有2周左右的時間,加上去看望你公婆的時間,總共才一個月左右。回到美國,你有足夠的時間過你的簡樸日子。仔細琢磨了母親的話,覺得有一定的道理,我們也就不佛親人們的好意,順應他們的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