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二十五年前,到美國留學不久的故事。
我到加州灣區後,大哥要去別的州學MBA,就把他開的1971年型的豐田(TOYOTA)皇冠,送給了我。皇冠是當時市場上最小的豐田車,經濟省油,外形漂亮。更重要的是,對一個剛出國不久的新人,擁有一輛車,等於擴大了活動範圍,開闊了眼界;對上學,打工很有幫助。所以,盡管是個14年老的舊車,我仍舊非常喜歡。那時自費生中間,有車的並不多;我就經常在上學,下學時,順路給同學捎個腳,行個方便。
不知從何時開始,車子運行時有點發抖,而且是越來越厲害,我感覺振動是從後輪發出的。那時學習打工很忙,又不怎麽懂車;送去車行,根本也花不起修理的錢。心想,出不了大事,先湊活著開吧。
一天,下學回家,正好和幾位同學同行,就帶了三個和自己同路的。一個北京的哥們,坐在我的右邊。一個身高體胖的東北大漢,做在我的後麵;他身旁是位身材瘦小的女孩。我們很快上了高速公路,車還是照樣抖,並發出奇怪的聲音。大家聊著學校和打工的事,誰也沒在意後輪上傳出的振動。我一加油門,換到左邊的快道。
忽然,聽到“咣鐺”一聲,車子很重地顛簸了一次,就感覺不到後輪的震動和噪音了。我身旁的哥們很懂地說,大概以前有石頭卡在輪鼓和什麽地方上了,所以有振動和噪音。但剛才一顛簸,卡住的掉下去了,就正常運行了。覺得他說的真有道理;到底是咱北京來的,見多識廣;也為自己沒花冤枉錢去修而暗暗慶幸。
一個在右側從後邊追上來的車子,司機向我打手勢,指我車的下邊。我以為他在指責我違規,沒理他。又一個追過來的車,對我打笛,也指車的下方;再過來一個,還是相同的手勢。我和同車的人意識到是有什麽原因的了。大家說停下來看看,我就把車換到右線,又慢慢地駛離鋪路,停在路旁。
車上的三位男士幾乎是同時離開車,瞬間就見車就向右後方下斜。右側的北京哥們大叫一聲;等我轉到右後方時,看到的是右後輪空空如也!固定輪子的四個羅母都在,但隻固住了破碎的輪鼓,大部分的輪鼓,輪圈和輪胎,早就不知去向。換句話表述,車子剛才是三個輪子著地行始的!
事後分析,車子開始震動時,輪鼓就已經裂了;裂紋越來越大,車子就越震動越厲害----直到最後徹底斷開。由於這車是前輪驅動,前重後輕;加上那位膀大腰圓的兄弟,坐在左邊,使後邊的平衡偏到左麵。所以盡管右邊的輪子掉了,三個輪子依然保持了車的平衡;而且,反倒感覺不出震動了。雖然大家都平安無事,但都很後怕:如果,這斷裂發生在前輪;如果,這是個後輪驅動的車;如果,後座的二人調換了位置,都會導致車毀人亡的慘案發生。
那時剛出國不久,年輕,黑大膽,做過很多冒險的事。這是其中最驚險,最離奇的一次。那時也不知道有招回,投訴之類保護車主的措施,不然,真該給TOYOTA添點亂----那個輪鼓,肯定是有質量問題的。但更大的問題在我身上,怎能如此忽視自己和同學的安全,把生命視為兒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