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從締造者太祖皇帝朱元璋,到上吊在景山的末代皇帝朱由檢,長達276年,前後經曆了十六位皇帝。以皇帝死後入葬的陵墓算,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紫金山下;他的長孫建文帝,戰亂中生死不明,無陵墓葬身。北京的十三陵埋葬了從永樂到崇禎的十三個皇帝。合在一起,共十五位。這麽一算,少了一位皇帝,或少了一座皇陵。這是怎麽一會事?
中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皇帝被俘和失去皇帝寶座後又複辟重新登基的故事,就和這少了一座皇陵密切相關。就是我要說的從“土木之變”到“奪門之變”。
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鎮。他當皇帝的第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刺部落首領也先因不滿明當局給以的恩賞,借機發難。率蒙古各部,從西到東,向明北部多個城鎮進犯,其中一支攻打大同。大同明守軍兵敗後,向朝廷求援。英宗在太監王振的鼓惑下,不顧兵部侍郎於謙和其他大臣的激烈反對,讓弟弟郕王朱祁鈺監國,冒然率兵親征。由於並未做好戰爭準備,外加王振專權,指揮失度,在河北懷來附近的土木堡,明主力遭到全殲,英宗朱祁鎮也成了俘虜。這個事件被稱為“土木之變”。
消息傳到北京,民心大亂;瓦刺也先又挾持英宗,攻打到北京城下,朝中有人提議遷都避亂。真要這麽做,北宋南遷的恥辱曆史,又會重演,而那時明朝建國僅僅80年!幸好朝中有剛正之士,堅決反對遷都逃跑,力主堅守抗敵----他就是令後人敬仰的於謙。國不可一日無君,於謙和其他大臣,在太後的允許下,擁立留守監國的郕王朱祁鈺為皇帝,就是明代宗,史稱景帝;遙尊被瓦刺俘獲的英宗為太上皇。於謙主持了北京的防守並指揮了北京保衛戰,使瓦刺兵敗北京城下。瓦刺的入侵被粉碎之後,國家局勢轉危為安;一年後,瓦刺提出釋放英宗回京。
這時的新皇帝明代宗,陷入了極大的矛盾中,有點像南遷後的宋高宗。他知道英宗回來,對他的皇位是極大的威脅;但不使英宗回歸,道理上又說不通。於謙以國家大義說服代宗,又擔保不會讓英宗奪去代宗的帝位。這樣,代宗才答應派大臣楊善去看望英宗並與瓦刺談判。誰知瓦刺開出英宗的贖金數額後,楊善竟自作主張,變賣了隨行資產,交了贖金,就把英宗給帶回來了。看來那英宗確實成了瓦刺的累贅,尤如“雞肋”,隻希望及早得錢放人!
英宗回到北京後,名為太上皇,實際是被代宗軟禁在紫禁城外一個與世隔絕的空院落裏,嚴加看管。有兩句古話,一句是“國不可一日無君”,憑這句,代宗當上皇帝。還有一句:“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憑這句,隻要不讓位,關你殺你沒商量!
還好,代宗算仁慈,沒殺英宗,隻是連關了他七年!這期間,又廢了英宗兒子的太子地位,改立太子到自己兒子的頭上。代宗想用這種方法,徹底切斷英宗複辟的希望。誰知天不做美,立為太子的兒子早夭,自己又在執政八年後,得了重病,命運又到了緊要關頭。
代宗景泰八年正月,大將軍石亨夥同太監曹吉祥,趁代宗病重不理朝政之機,強行打破監禁英宗的南宮大門,扶持英宗到皇宮奉天殿複辟。隨後貶代宗為郕王;幾天後,代宗病逝。史書上,稱這段故事為“南宮複辟”,又叫“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後,英宗剝奪了代宗的一切皇帝特權,如稱號,年號,禮儀,待遇等,並拆毀了正在為代宗修建的皇陵,隻允許以親王禮儀葬於北京西郊的王公陵墓中。不僅代宗倒黴,支持代宗即位的於謙,更遭受殘酷迫害。盡管於歉有大功於社稷於國家,他們還是基於皇權和個人的私利,以“謀逆”罪殺害了他。明明是自己陰謀複辟,卻誣陷別人謀逆,按“南宮複辟”策劃者徐有貞的話說,“不殺於謙,此舉無名”。何謂“謀逆”,就是因為當年,為穩定局勢,立代宗為皇時,於謙說過 “社稷為重,君為輕”這樣一句話。可五六百年前的皇帝和權臣,哪個又能理解於謙的境界呢?
英宗的兒子(就是那個被代宗剝奪了太子地位)即位幾年後,下過這樣一個詔書:
“朕叔郕王踐阼,戡難保邦,奠安宗社,殆將八載。彌留之際,奸臣貪功,妄興讒構,請削帝號。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諸奸於法,不幸上賓,未及舉正。朕敦念親親,用成先誌,可仍皇帝之號,其議諡以聞”(踐阼:登基,當皇帝的意思)
他還算忠厚,盡管叔叔在位時,曾不公正地對待過他;他還是不記前嫌,糾正了自己父親的過失,還了曆史本來麵目;也為從“土木之變”到“奪門之變”的這段曆史,寫下了最後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