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和照相有無區別常常使我糊塗。小的時候住在鄉下小鎮,那裏隻有一個小小的
照相館,裏麵設備簡陋。隻有在要照登記相的時候才會有我們光顧。
第一次見到攝影作品,是78年上大學一年級的下學期。幾個室友拉著我興高采烈地
奔向位於市中心的展覽館,那裏正在舉行攝影展覽。展出的都是黑白照片,看完後,
不懂藝術的我也不難看出裏麵的區別:同樣是照片,這攝影與我平時看到的照相就
有一種說不清的不同的意境!
現在回國,無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在鄉村小鎮,都很難看到照相館了,取而代之的是
各色藝術攝影。當年,在那所大城市裏鬧市區,有一家名店,據說照人頭像全市最
好。曾經盯著它家廚窗裏做廣告的人頭像看,也有那種說不清的意境讓我越看越覺
得象攝影。可是人家招牌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品芳照相。
曾與父母討論其間的區別。父母都出身於從小有人教鋼琴的家庭,比我多點藝術細
胞;又都是中文係畢業的,想必比我又多點文學細胞。 母親說:有區別。照相顯示
出來的是平麵和平庸;攝影顯示出來的是立體和藝術。父親則說:沒有本質區別。
從照相裏挑出幾張好的就是攝影了。母親爭辯說:單看那個攝字就能想象它捕捉的
是所拍實物的精神和魂。。。父親反駁說:那不過就是文人的咬文嚼字而已! 討論
的結果越發讓我糊塗起來!
出國前,國內經濟還沒有起飛。每次看見胸前掛門大炮的人便肅然起敬,以為見到
了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出國後,雖然見到背炮筒的人多了起來,那份景仰沿襲至今!
不知何時起,周圍的朋友們也背起了大炮。去年國慶節,隨十多家朋友外出野營,
赫赫然每家當家的胸前一門大炮,讓我看著都替他們累! 看著我那小巧精致的傻瓜
機,頗為自豪:為自己不為附屬風雅而累!
一起玩,難免相互照相。回家後挑出一些好的衣妹給朋友。驚訝地發現:同樣的場
景,同樣的人物,我那傻瓜機照出來的是印象中的照相;而朋友們送過來的則是印
象中的攝影。原來鳥槍換炮並不是為了附屬風雅,大炮委實有它的威力!
最近與朋友們聊天,發現大家鳥槍換炮後麵還有的故事:空巢了,幹啥?朋友們聚
在一起不外呼唱歌,打牌,吃吃喝喝,太老套! 說白了,沒事咱們得找點事做;說
好聽點麽,弄點藝術的淘冶淘冶情操!
想想在文學城灌水以來,上的那些朦朦朧朧的照片,真的對不起大家厚愛不砸。聽
從朋友們的建議,咱也把鳥槍換成了炮。老公說得對,這興趣愛好麽,還不都是培
養出來的?
新武器CANON EOS 5D MARK II正在學習使用中,上幾張以前用傻瓜機照的片片吧,
希望以後照的花啊,鳥啊能對得起觀眾一些!
朝迎日出在後院



暮辭落日於前庭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