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主要為女人而設,更為癡情女而設. 男人重性女人重情,這已是性心理學的定論. 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多是女性, 這才有紅顏薄命的說法,男人活得灑脫的多. 男人中的情聖實在難得,其中有些還因心理生理超常,如性別角色倒置或由聯想異想妄想等心理因素造成. 在兩性關係中, 女子因情入性男子以性帶情, 這隻是相對而言. 這樣說不等於在為當今的陳世美們開脫, Freud認為“本我”時時由道德和社會習俗的“超我”監督著. 放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 超我的作用應該更明顯.
英語中的sex是生物學意義上的性,社會學意義上的性為gender, 所以我們稱它為
“social construct". sex的不同, 造成gender的差異. 東西方是一樣的.很久前上
過一門關於美國女權運動的課, 美國正處在第三波的女權運動, 它不像60,70年代的第二波那樣單純強調性開放. 它要爭取同男子完全相等的地位而無視同男性的生理差異, 譬如, 第三波的女權主義者認為男士為女士開門是對女士的汙辱. 當時班上女生(全是白人) 中許多都在男生麵前表示自己非常欣賞男士的任何殷勤的表示, 也就是把自己排除在第三波外. 可見這一波的能量已大打折扣了, 跟本原因是它反科學. 中國女性受兩千多年封建禮教的束搏, 國門打開後爭先恐後地學西方, 性開的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實在是矯枉過了正.
我們可以用女性在性上的“被動”來解釋她們在情上的“主動”
情人節的另類思考
所有跟帖:
•
過節的時候,少想一點,節日快樂! (圖)
-喝白開水健康-
♀
(109 bytes)
()
02/13/2009 postreply
18:22:19
•
CO:過節的時候,少想一點,節日快樂! (圖)
-wo-8-
♀
(0 bytes)
()
02/14/2009 postreply
17: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