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君子坦蕩蕩

來源: 加州花坊 2022-08-23 07:23: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5479 bytes)

胸懷

漢嘉女1 2022-08-23 05:08 發表於四川
君子坦蕩蕩

© 徐敏|文

 

胡適

 

1919年,林語堂到美國哈佛大學留學。留學期間,經費用盡,生活難以為繼。走投無路之際,他寫信求助於北大的胡適:能否由尊兄作保,借貸1000美元,待我學成歸國償還。不久,林語堂就收到了胡適的匯款。胡適說:“這是工資預支款,君歸國後,一定要回北京大學工作。”

 

哈佛畢業後,林語堂又赴萊比錫大學讀博。他電報胡適:“再向學校預支1000美元。”

 

等到學成回國,林語堂如約到北大任教,他找到校長蔣夢麟,對學校的支持幫助,表示萬分感謝。

 

蔣校長感到意外,回答說:“哪兩千塊錢這回事呀?”林語堂這才知道,學校根本沒出過這筆資助,那都是胡適個人的錢墊付的。

 

這件事,胡適從沒有向外人說起過。其實,胡適資助過的人中,除了林語堂,還有吳晗、羅爾綱、周汝昌、李敖、沈從文、季羨林、千家駒等一眾學子。

 

胡適資助學子,也資助販夫走卒。胡適交友,不論貧富,不分貴賤。

 

赴台後,賣燒餅的袁瓞來胡適家閑聊。胡適說:“我喜歡遊泳,可鼻孔長了小瘤,呼吸不便。”袁瓞說:“好巧,我鼻孔也長了一瘤,恐是鼻癌。”

 

胡適立即提筆寫了封信,讓袁瓞交給台大醫院院長。信中說:“這是我的朋友袁瓞,一切費用由我負擔。”

 

當年之民國,很流行一句話,我的朋友胡適之。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個人最喜仗義疏財。

 

無獨有偶,這樣的善舉樂山也有。朱加雲是樂山一中(原省樂中)的退休工人,2006年,他告訴過陳嘉永校長一件往事。

 

朱加雲的父親朱懷田,曾在1946年給省樂中校長李至剛拉過私包車(兩輪,俗稱黃包車),並幫李校長家種點蔬菜地。1949年朱懷田的妻子陳素清患病,醫治無效,病逝後買不起棺材。朱懷田向李校長借錢,李校長說:“不用借,我買來送給你。”

 

朱加雲說:“當時我父親非常感動,立即給他跪下,以表謝意。他說不用跪,好好勞動,教育好孩子。那年我才8歲,至今我已65歲了,我深感李校長是個善良的人。”

 

像胡適和李至剛這類人,他們幫助人是不求回報的。有一年,大學者陳之藩寄支票感謝胡適,他留學美國時受過胡適400美元的資助。胡適回信說:“你不應該這樣急於還此400元。我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我知道我借出的錢總是一本萬利,永遠有利息在人間。”

 

陳之藩後來說:“我每讀這封信時,並不落淚,而是想自己洗個澡。我感覺自己汙濁,因為我從來沒有過這樣澄明的見解與這樣廣闊的心胸。”

 

有這樣感覺的人不止陳之蕃。周汝昌在燕京大學讀書時,一個偶然的機緣,在燕大圖書館發現了敦敏的《懋齋詩鈔》,由此考證出了曹雪芹的生卒年月,並寫成文章,發表在趙萬裏主編的《圖書》版副刊上。

 

胡適看到周汝昌的文章後,通過趙萬裏邀請周汝昌到家中交談。告別時,胡適送了周汝昌一本《胡適論學近著》。

 

周汝昌在考證出曹雪芹的生卒年月後,決意對曹雪芹的家世生平作進一步的研究,於是他冒昧地向胡適先生提出,想借閱他珍藏的《紅樓夢》甲戌本。應該說這樣的請求非常唐突,不想沒過多久,小說家孫楷第到燕大四樓找到周汝昌,遞給他一包書,報紙包著,上麵用朱筆寫著周汝昌的姓名與住址。打開看時,竟然是甲戌本的《紅樓夢》!

 

要知道,這可是孤本的《甲戌本紅樓夢》啊!就憑一麵之交,胡適就能毫不猶豫地借給一個青年學生。這種胸懷,舉國之大,非胡適不能。

 

這使周汝昌大為感動。而且,胡適在將孤本秘籍借給周汝昌後,始終未再詢問過一個字,或是索還、或是提及。

 

非但如此,胡適此後還將已經難以尋覓的《戚序》大字本《紅樓夢》也借給了周汝昌。這可比借錢還難!但胡適毫不猶豫就借了。

 

如果胡適獨持孤本秘籍,不將孤本書借與周汝昌,周汝昌後來能不能成為紅學家,可就要劃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但胡適就有這樣博大的胸懷,這胸懷就大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那年,胡適從北平前往南京,在火車上讀到一篇文章,是千家駒寫的《抵製日貨之史的考察和中國工業化問題》。千家駒是北大經濟係的學生,他發現了一個現象:大凡抵製日貨的第二年或者第三年,日貨的輸入反而會發生報複性的激增。這不能怪中國民眾的“五分鍾熱度”,根本原因還是中國的工業不夠發達,故而根本之圖,還是應該大力發展中國的民族工業。

 

這原因分析到本質上了,胡適對此頗為讚賞。恰好車廂中有一位淩某,胡適便向他打聽千家駒的情況,結果又吃了一驚。因為淩某告訴他,千家駒是北大還未畢業的學生。

 

回到北平後,胡適向吳晗打聽千家駒的情況,恰好吳晗是千家駒的莫逆之交,吳晗便領著千家駒上門拜訪胡適。敘談中,千家駒說自己大學即將畢業,但工作還沒著落,胡適當即自告奮勇,將千家駒推薦給了北平社會調查所所長陶孟和。

 

陶孟和也很認可千家駒的才華,但他了解到千家駒思想左傾,並且還是北大學生會的頭頭,就猶豫起來。為打消陶孟和的顧慮,胡適勸陶孟和說:搗亂與做研究工作是兩碼事,會搗亂的人不一定做不好研究工作,況且一個研究機關,你怕他搗什麽亂呢?

 

最終,千家駒順利地進入了社會調查所。兩年後,胡適又推薦千家駒兼任北大經濟學係的講師,係主任趙乃摶(tuán)也嫌千家駒思想左傾,不想接受他。胡適又像勸說陶孟和那樣勸說趙乃摶,從“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層麵說服了趙乃摶。

 

胡適與千家駒,兩人在政見上完全南轅北轍,即便如此,胡適仍多次幫助千家駒,千家駒與楊梨音結婚,胡適還去做了證婚人。

 

這就是胸懷,一種超越了政見的胸懷,能有這種胸懷的人,堪稱聖人。

 

參考資料:
林建剛《胡適幫助過的十個學者——紀念胡適逝世56周年》
《世間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適》

圖片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