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晚霞》教歌記
我年輕時教過音樂課,也就是領著學生唱唱歌,沒想到年屆古稀到了加拿大,又一次執起了教棒。不過,這次不是直接站講台,而是衝破新冠病毒的封鎖,利用ZOOM在雲端開課。
自2019年5月份搬進老人公寓之後,為打發時日,我經常彈彈鋼琴唱唱歌,估計是哪位有心人推薦,被一個叫《晚霞》的微信群聘為輔導教師。
該活動從2021年3月初開始,到當年7月底結束,一共堅持了5個月。每逢周四上午十點至十一點半左右上課,共練習了四首歌:《淚蛋蛋掉進酒杯杯裏》、《我是一條小河》、《你像三月桃花開》、《為你等待》。關心歌壇者都清楚,均是應時的網紅歌曲。
我麵對的歌友都是長者,不足三十人。雖然他們年輕時都有唱歌的業餘愛好,現在還用歌唱來養生,而樂理基礎卻沒法恭維:配發的歌譜,一周之內可以上交作業的寥寥無幾,大部分都是湊湊熱鬧。有人連一句也唱不全,能完全照顧節拍的更是鮮見其人。就這些還都是群主精挑細選、自認為有一定基礎的呢,可想而知,在這個群中連自然音階都唱不全的大有人在。我依此決定教學方向:首先“領進門”,解決“會不會唱”的問題,把節拍和音準作為重點,突破識譜瓶頸;至於音色“好不好聽”的“再提高”問題,雖然我水平有限指導不多,但不辱使命,教學中不斷提醒盲目飆高音的通病,堅持貫徹據個體音域合理定調的理念。
老年人,受時代局限,都愛唱那些正統的、有年代感的老歌、紅歌。我配發的第一首《淚蛋蛋掉進酒杯杯裏》具有陝北風格,描述年輕人的酗酒、玩微信、暗戀、單相思等年少輕狂的習氣。這些人好多不能適應,不管你如何動員,就是交不上作業。當然中間也摻雜識譜能力的問題。
我試唱的視頻鏈接(願聽我演唱者點擊鏈接即可播放):
第二首歌我順勢改為蒙族風格的《我是一條小河》,讓大家欣賞塞外
民風的優美旋律之餘,更體味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
原美景,感受馬背民族那種百折不撓的奮進精神。
這是我試唱的視頻鏈接:
https://node.kg.qq.com/play?s=
成年人學歌都有積極性,決不能采用教小孩的方法,我唱一句,你學
一句的被動式,而更應該側重於調動個體積極性。我一般要求先唱譜,再
配詞,逐字逐句,循序漸進。我一直強調:與其勉勉強強唱完整首歌,不
如踏踏實實唱準其一段;心裏實在沒譜,還可唱一兩句,甚至先唱一兩小
節都行,我都會一一點評、逐個糾正。剛開始好多人對這種授課方式有看
法,適應之後,最後竟有人評價為受益匪淺。
我始終認為,聘個老師,其實隻是找個牽頭人而已,而並非老師處處
英明。所以,課堂上,我很注意薦賢舉能,看誰識譜快,誰唱的準,就極
力推薦他談學習體會、教樂理知識。隻有出現了失誤,需要查缺補漏,我
才出麵善後。
由於年齡的問題,這些人對學歌大多遵循舊時代戲曲師徒口口傳承的
方法,多從感覺出發,聽別人唱歌好聽,就跟著學,唱多了就以為得了“真
傳”,就拿來當作業上交。我在課堂上沒少糾正這些錯誤認知,要求先讀歌
譜,旋律了然於胸後再配詞,嚴格對位。曾經有人對此方法不以為然,後
來才慢慢適應。
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群裏好多人都能用全民K歌來伴奏。但由於缺
乏基本音樂素養,作業中有跑調的,即和伴奏調式不搭邊的;更多的是跑
拍,即和節拍輕重長短不對位的。說白了就是隻用伴奏來壯膽,你奏你的,
我唱我的,兩層皮;不著調,不著拍,各自為政,自娛自樂。這些確實讓
我費了不少心思。
總的來說,五個月之中,我努力幫助大家搭建音準和節奏這兩大音樂
基石,初有成效。教學相長,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