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公眾媒體近年的蛻變的過程 (一)

來源: 無言無語無聲 2021-01-07 16:20:1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246 bytes)
  1. Youtube

和許多社交媒體不同, 油管專長大篇幅, 內容豐富,有深度的作品。正因為這樣, 油管成為塑造年輕人價值係統 意識形態的主要通道。想一想, 在2017年, 根據TV Rater Nielson研究: FOX和 MSNBC觀眾的平均年齡 是65歲, CNN觀眾隻稍稍年輕了一點點: 59 歲。一個典型的有線電視觀眾應該是一個老年的 Baby Boomer,最多延申到Gen X。而油管的觀眾卻是令人驚愕地截然不同。有一個叫 Felix Kjellberg 的油管發表人, 通常叫渾名“PewDiePie”, 瑞典獨立撰稿人, ”the most popular on the platform from 2013 to 2019”, 他隻有1% 觀眾超過55歲。

我們來看看油管如何走上政治題目一言堂的。一切起始遠在MSM 意識到他們必須強力威逼油管照著他們說話之前。

這個視頻現在已經消除了。2017年一月17日,Kjellberg上傳了一條視頻。這個視頻是一個係列節目中的一個,在這個係列節目中,Kjellberg 跑出去攔住路人甲,許諾現金讓路人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通常就是露一個大怯。而且他會層層加碼探測人們的極限。然後就有兩個印度人,居然為了現金同意在公共場合大庭廣眾之下,舉著一個牌子,上麵寫 “death to the Jews”. 同時一邊唱歌一邊跳舞,唱這個節目的片頭曲,向人們叫賣訂閱該頻道。Kjellberg 自己 ”visibly shocked“ 因為他不相信還真有人肯做,同時,他也知道自己 有麻煩了。 他馬上發表聲明,說他這個節目的目的是引起人們對 pay-for-stunt  的批評和認識,因為有的路人為 $5 就肯在媒體上出醜。 就是說引起對撒錢階層的不尊重人的注意。當然, 廣告商很敏感, 很快, 迪士尼撤了廣告。油管取消了預訂的實時秀。負麵新聞鋪天蓋地。華爾街日報過濾了幾百條視頻, 最後剪接了一個幾分鍾的,配以恐怖音樂,和 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 comments, 警告人們不要 ”Normalize hatred”. Wired稱Kjellberg “a racist” and “hero to Nazis“。應該臭了吧?然而第一個回合,言論自由占了上風。Kjellberg 的like、dislike 比例 仍然高居不下。幾個著名的 油管作者, 包括 Philip DeFranco (5百萬 訂閱, 18億 (1.8 billion)即時觀看), Ethan Klein (3.4 百萬 訂閱, 484,000 即時觀看) 站出來支持 Kjellberg (他們反對不尊重人的做法)。 這三位作者, 擁有比華爾街日報1.7 百萬網上讀者 多好幾倍的觀眾,光是 “PewDiePie” 答觀眾問的視頻收視者 就高達一千萬人。

本人看法: 政治正確原出於好心,但是,怎樣使正氣占上風,不是堵住人的嘴。堵嘴不能叫人服氣。辯論叫人服氣。言論自由不是為了人人認可的東西,是為了有爭議東西。像這回合的辯論就很好。注意這時油管沒有刪帖封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