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廣西自由行之八 遊舊州 買繡球,玩鵝泉水,賞文昌閣

【遊記】廣西自由行之八 遊舊州 買繡球,玩鵝泉水,賞文昌閣
/作者 美國風中秋葉

12月1號,天高氣爽,我們首選遊舊州古鎮。舊州位於靖西城外九公裏,建於清朝順治六年,居民以壯族為主,景點眾多,被譽為“壯族活的博物館”;婦女熱愛街頭刺繡,有聞名邇遐的“繡球一條街”;古鎮四圍山清水秀,鵝泉河繞鎮而過,河中小島有文昌古閣,周圍風景優美,頗得遊客喜愛,我們乃慕名而往。

車輪飛轉,刻抵舊州,牌樓有聯:如桂林山青水秀,似蘇杭人傑地靈。聯意不俗,如改“桂林”為“陽朔”,當更理想。入口處,普通票48元,老人票25元,我們如數奉上,乃入古鎮,環視街頭,紅燈籠高掛,小彩旗斜拉,商鋪林立,戶戶經商,古鎮古猶古,舊州舊不舊?商業味道撲麵而來,似減了許多古韻!

臨街處瀏覽了古鎮博物館,觀看了石磨石盆堆砌之小景觀,拍攝了仿古雕塑飛天仙女,經過了古色古香的舊州客棧,細覽了重建的“青磚”舊屋、新修的磚石路麵;放眼處,家家簷下掛燈籠,戶戶門前掛對聯;憑心問,全無觸動心弦的感覺。失望間,行至一舊戲台,通風開闊處,四柱撐兩層,上麵翹角飛簷,灰瓦蓋頂,層簷之間,巧藏“壯音閣”三字,我頓生興趣。聞說在此壯音閣,宋祖英曾作演唱,老李,小陳,濱姐一時興致,走上戲台,自娛自樂,作狀演出,我乘其拍照之際,獨自觀察戲台四周:兩側均有“回音壁”,壁上浮雕,乃紀念舊州曆史人物,南宋名將張天宗帶領當地壯民,開發建設的故事,它不僅記載了漢族與壯族人民的曆史交往,也記述了一個漢人的巨大功績。回頭再看:戲台正中,白屏紅框,宜古宜今;戲台兩側,金龍繞柱,氣勢不凡;戲台基座,石雕金錢,飛龍戲鳳,頗值一看。雖盡是現代雕塑,仿古複舊,也算匠心。

古鎮深處,時見老婦坐在門前,用布條、絲線、綢帶製作繡球、繡包、繡鞋等,主調為紅,亦有藍、黃、綠,多數吊掛一注彩穗,亦有吊掛多個金鈴,色彩鮮豔,手工精細,寓意吉祥,價錢在30-100元之間,實不算貴。通觀遍處擺賣,琳琅滿目的繡球織物,譽為“全國繡球一條街”,實不為過。這應算舊州賣點。濱姐也隨緣就興買了一對繡球,可惜後來遺漏在賓館,殊為一憾,此乃後話。

行約一公裏,走出商業區,開闊頓見,真乃青山綠水,藍天白雲! 眼前彎曲處,一河婉約,曲水流光,清清淺淺,秀若美人;稍遠開闊處,綠竹婆娑,山形橫臥,涵光倒影,秀色迷離。縱目遠方,喀斯特山貌,肥圓瘦尖,高低起伏,綠樹蔥蘢,奇秀無比。我就著流水,把山光倒影盡收鏡底。忽見濱姐、老李立於河石邊,專往水裏拍,恍然已被倒影迷住……又見小陳、大馮臨河潑水澆花,極盡歡愉,自然也不忘把內子送至河邊,把遠行人的歡聲笑語留在青山綠水。

遠望文昌閣,一建築臨河而建,三層高,四角形,飛簷翹角。走近文昌閣,腳臨鵝泉水,背靠小青山,一橋搭通途,乃古鎮明珠。通過曲欄小橋,尋讀介紹書,方知此磚木結構乃建於清朝乾隆年間,閣高十五米,二、三層均有圓窗,可供遊客眺望四周風光,閣壁雕花描鳳,曾惹騷人墨客,對月臨流,琴棋書詠,前嘉慶知州,宋慶和曾題匾:“蔚起南州”,惜已於文革時被清“四舊”,匾跡不再。我拾級而上,閣內較暗,唯登高遠望,觀山賞水,懷古追思,興未盡而詩欲生,卻見大馮夫婦,臨圓窗,取遠景,妻作模特,夫作攝影,興致油然,我一時有致,停吟舉鏡,頻頻拍攝,圓窗外,不同角度,遠山近水,綠樹紅花;臨河處,婦女取水洗衣,平添一道景致。走下文昌閣,轉步小欄橋。小河對麵乃葵花園,忽然詩興萌動,心吟四句:百畝葵花開眼笑,遊人盡目始逍遙,山南水北酬高閣,竹擺清風響洞簫。緩行至小土台,聞知此乃舊時“點將台”,傳說明代抗倭巾幗英雄瓦氏夫人,在此點將,率壯、苗,瑤人遠赴江浙抗倭前線,具體史實則待專家考證了。複至遊人歇息處,觀看了陳列館內的舊日榨糖機,織布機,見無什特色,我提議沿鵝泉河回行,順道把玩自然風光。

河對岸,秋稻初割,一派豐收景象;小河邊,綠竹紅花,鵝鴨歡然閑戲水;石橋橫架,通途兩岸,淺水河邊婦搓衣,全是鄉村氣韻,我神迷一水,情融兩岸,不斷拍攝,樂而忘返。也許是心性使然,舊州景色最能吸引我的當是鵝泉河兩岸加文昌閣了。途中我和大馮借道農家,主人頗顯客氣,小聊幾句,更感村民的樸實與平易,讓我平生好感。緩步至博物館附近,大家都想試試當地小吃,濱姐與小陳合選了粽子等小食,六人圍坐樹下石案,安然鄉村石墩,感受古鎮風情,真乃別樣閑趣,我也用鏡頭收藏此一美事。大家閑聊間,有感而論:如此古鎮風光,如此收費應是貴了,聊作支援廣西建設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