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骨氣
文字是自由傲翔的思想,字裏行間滲透的是一個人的愛和憎,喜與惡。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思想與生俱來。而盡管人性之原始之頑固,但思想在文字裏生生不息。
捫心自問,自己從來不是一個古文化的追捧者,但代代相傳的古文也好,唐詩宋詞也好,詞語之簡練,氣魄之坦蕩,無不滲透著文字的骨氣,而這一直深深刻在靈魂裏。
本人非人雲亦雲之輩,感慨萬千的是,文字的骨氣好像已成為曆史。Social media的現實中,文字早已倫落為市場的工具。
當今文字之獵奇,之煽情充斥了整個社會,大大滿足了大眾的好奇心態,填飽了人們的窺視口味。真的是徹徹底底慣穿了市場可行性的定律,並充分結合了人之常情的原始規律。
且看,文字的誘惑性帶來的市場效應,
“一個饑餓的男大學生,敲開一位性感美女的門後,竟然發生了...."
“俄羅斯一個姑娘把所有衣服都扒了.......太美”
上麵的兩則標題,饑餓的男人與性感美女,的確令讀者想入非非。而衣服扒光的直接了當,何嚐不讓人果斷揭開文字。
明明是一個以愛心幫助他人的感人故事,明明是一張張令人窒息的時裝和美景,偏偏一定要以撩人的文字,創造一個市場的點擊率。真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
一首餘秀華的《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暴紅了整個網絡世界,且不談作者的原意,看其文字赤裸裸的市場效應,真的是美得令人目瞪口呆的詩意,詩境嗎?
彩旗飄飄的理直氣壯,何需陳舊的一個“猶抱琵琶半遮麵”?
文字的力量已不需要骨氣,扭曲的心態在睡你和被你睡之間已經沒有了底線。
仰望蒼天,是天邊朵朵的白雲,思想已隨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