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醫學瑰寶中醫淺談(二)湖南名醫薑壽康(C)

來源: jiyangwenzi 2015-01-31 11:01:0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736 bytes)
薑壽康就這樣原本一個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掌上明珠,經此變故,小小年紀就嚐到了世態炎涼,體驗到生活的艱辛和坎坷。也知道自己家不再是一個溫暖的港灣,而是受到管製,被人監視的另類家庭,因此處處謹小慎微,受到別人的欺負謾罵,默默忍受,沉默寡言。但心裏卻有自己的誌向。在私塾上學的時候,聽老師講了一些古代先賢們忠貞報國和中醫先輩李時珍扁鵲的故事。隨著年齡一天天長大,智慧也在增長,十幾歲,就開始思考人生怎麽才不會虛度。又想到,自己家裏的地主成分,不可能在政治上實現大的抱負,宋代,良相範仲淹說過一段話,’’不能為良相,即當為良醫。良相者,栽成輔相,以立政治免人之饑寒,良醫者辨證立方,以藥物救人之夭劄,其事不同,活人均也’’。就成了他奮鬥的目標。在校學習,非常刻苦,成績優秀。

但到15歲時,讀到初中,那時候根本沒有計劃生育,他下麵已經有五個弟弟妹妹,以及奶奶和父母,一大家子人,僅靠父母種田和奶奶的繡花紡線,實在難以為繼,他作為長子,要幫助父母和奶奶維持這個家。真是"家貧出孝子",於是他綴學了。加上他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一心想學醫,於是拜虹橋衛生院兩名老中醫唐鶴鳴,魏虞廷兩位醫師為師。這兩個老中醫行醫多年,他倆之間關係非常密切,共同帶教壽康。壽康白天跟唐鶴鳴醫師出診,晚上睡在魏虞廷醫師臥室,接受魏虞廷醫師的醫療理論講解。薑壽康,學習非常刻苦,不僅從理論上係統學習,更在診脈上,結合理論學習在自己身上反複練習,把李時珍對脈象上的見解在頭腦中反複思考,琢磨學習判斷病因,不同的體質,看似相同的症狀,在用藥上卻是有著很大的不同。學習針灸,為了準確地掌握穴位,常常在自己身上做實驗。也常常和師傅去深山老林采摘草藥,他虛心好學,除辨識每味草藥的形狀,藥性,並把李時診對草藥的功能,療效,用筆記,背記,力圖記住,就是在走路,吃飯的過程中還常常在默記,並且把治病的藥方熟記在心。如此刻苦,不到兩年,師傅為患者看病時,常會讓他給患者開藥方。試舉兩例。

(1)、一九五九年秋,有一位年僅十九歲的女青年幕名前來求醫,她患了一種怪病,每到中午十二點午時及夜間十二點子時,出現四肢不由自主地軟癱下垂人也失去知覺,呼之不應,醒後一如常人,四處求醫苦於無方可治,唐鶴嗚魏虞廷二醫師商議共悟出病理,根據陰陽五行學說,半夜子時是一天陰生之際,中午午時是一天陽生生之際,子午兩時正值陰陽交際之時,機體正氣虛弱之人,在這兩個時辰出現癡迷並四肢不收之症,乃陰陽交接不利,使陰陽失衡所致,治療應於此著手,老師叫他開具[小柴胡湯]三劑,小柴胡湯是能調合陰陽之際,方中用柴胡升陽發表,黃芩退熱和陰,人參,甘草輔正補中,大棗調和營衛通利經絡,半夏、生薑祛痰散遂而蘇醒知覺,患女領藥而去,三日後告之病情痊愈。

2)有一次唐某找他看病病,主訴,有鮮血從皮膚毛孔中滲出,此症實屬罕見,他記得《醫宗金鑒》有此記載,名肌衄,係由於肺火盛,逼血從毛孔中射出如箭,宜服涼血地黃湯,外用挑花散以涼水調敷,他照此法處理後,病人病情雖減輕,但皮膚仍然有滲血,並有麵色蒼白無華,氣短脈微等一派脾虛之象,不敢再多用清涼之藥,唐鶴嗚醫師在旁細心觀察後,叫他開具“歸脾湯”的處方給病人,服三劑後,病竟痊愈,老師說,用歸脾湯補脾補氣,補血止血,是取治本的原則,血不歸脾則妄行,方中人參,黃芪、甘草、白術甘溫為主,以補脾補氣,當歸補血、木香調氣,氣壯脾健則血自攝矣。

就這樣,他從這兩個有名的中醫師父那裏虛心學習,刻苦鑽研,沒有幾年,就從師傅的助手到可以獨擋一麵了。

1963年,剛剛20歲的薑壽康娶小他三歲的李俊英為妻。婚後,夫妻倆夫唱婦隨,感情不錯,俊英和丈夫一起孝順父母,幫襯弟妹,有孩子以後,承擔了所有的家務,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

一九六七年梘源村社員,李安盤患上肺癰病,吐血不止命在旦夕,找薑壽康看病,薑壽康用百合固金湯,紫苑湯等,三次上門把他的病治好了,從此,20多歲的薑壽康醫病的名聲也慢慢傳了出去。找他看病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文革中,一九六八年薑壽康因家庭出身不好,又寫了幾首對文化革命不滿的詩詞,被送進鬥,批,改學習班,列入開除對象,李安盤獲悉後,便寫了一個報告,聯合上千名人簽名蓋章,其中有幾名大隊黨支部書記,十幾名共產黨員一致要求薑壽康繼續行醫,報告送至區鬥、批、改領導小組,區上聽取了群眾意見,將薑壽康下放勞動的決定,改為下放到柘屋村當赤腳醫生。

一九七四年秋,薑被下放回家時期,柘屋村三組村民年令30歲的胡尚花臨產時昏倒,不省人事一天之久,當時沒有救護車,交通又不方便,隻得請來衛生院葉、程二位醫師上門診治。葉、程二位醫師診脈後,感到病人情況危機,沒有把握,就讓病人家屬請來薑壽康共同診治。

薑壽康診得六脈和平,病人神色尚好,沒有危險之象,認為產婦外感風邪影響肝藏魂,魂不守舍,宜服清魂散,於是,薑壽康開具“清魂散”加生薑、竹瀝作引,服一劑後清醒過來,三劑後病痊愈。後順利生產。薑壽康所開的藥方如下:川芎、澤蘭和血散瘀;白參、甘草補氣;荊芥能清血中之風,使外感風邪自除;生薑散寒祛痰,蘇醒知覺;竹瀝治中風聲音之失,產婦昏暈自愈。

虹橋鎮毛源村村民鄧隨柳、女、45歲,一九九八年秋就診。主訴:噎膈、嘔吐、稍有咳嗽之症。診脈:浮弦。多方醫治不效,病人畏其嘔吐,實不願服中藥,薑壽康用“五汁安中飲”牛乳半斤、韭菜汁、生薑汁、藕汁、生梨汁各10克調勻加溫服下,每天服一劑,連服三劑,五天後病症痊愈。反胃嘔吐、噎膈,由火盛血枯或有瘀血、寒痰阻滯胃口,故食入反出也。中方用牛乳潤燥養血為君,韭汁、藕汁消瘀益胃,薑汁溫胃散痰,梨汁消痰降火。故此病可痊愈。
                               
2006年夏,薑壽康在嶽陽市職防所中醫診所上班,東茅嶺有一名叫李瑞英女士來就診,她年滿六十歲,左乳房內長一硬塊約有雞蛋大,疼痛綿綿且不欲食,身體消瘦,市一醫院診斷屬於乳腺癌中期,急需手術治療,病人家屬認為她年老體弱不能做手術,要求薑壽康給她用中藥治療。薑壽康用“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黃芪、當歸、鱉甲、甘草”六味中藥煎湯服,每天服一劑,連服十天,病競痊愈。方中: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蒲公英專治乳房瘡癰腫痛;鱉甲能滋陰補血,破癥瘕;黃芪增強體質能排濃瘡;當歸補虛生血活血;甘草調和諸藥清熱解毒,諸藥合用,體質增強,病自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