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經說:“現在可又有些怕上天堂了。四時皆春,一年到頭請你看桃花,你想夠多麽乏味?”(華蓋集續編的續編_廈門通信(二))。以前對此深以為 然,人嘛,總是需要換換口味的。記得剛剛到加拿大的時候,我們住在的公寓頂層,正對安大略湖。夏天的晚上看湖上升明月,煙波蕩漾,皓月千裏,非常壯觀。還 有朋友專門到我們陽台上去照相。不過我們天天看,很快就乏味了,以至於熟視無睹,後來連陽台也不去了。關於人性這種特點,甚至還有經濟學上的解釋,叫”邊 際效應“,大概的意思是人的滿足感隨供應的增多而下降。
一切好像很有道理。特別是有了現代理論依據之後,大眾小資們更可以放開去手腳去追求物欲和精神滿足。為了超越“邊際效應“,我們必須不斷創造和消費更多的物質,更新的產品,更多的遊戲和視聽娛樂。我們需要隨時變化。我們的幸福,總在於下一輛車,下一個房子,下一次旅行。
但是,聰明智慧如你,是否有時在擁有了“下一個”之後,夜深人靜的時候,忽然覺得,好像有些地方不對?你模模糊糊地覺得,物質越來越多,生活節奏越來越 快,但是你的幸福感卻沒有增加,甚至越來越疲倦,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沒有什麽真正能讓你激動和快樂?你有時向往童年的單純快樂,但你也知道時光不可能倒 流。所以,你除了告訴自己“洗洗睡”,不要庸人自擾以外,更在明天太陽升起之後,又義無反顧地再次投入到“再下一個”的追求之中?
我以前也是這樣。隻是在開始接觸佛法之後,才漸漸知道魯迅先生的看法好像也不那麽正確。而且越來越感覺我們可能都錯了。為什麽呢,就因為我們都是凡夫, 有”邊際效應“的是凡夫心。所謂的厭倦,其實也就是凡夫煩惱的一種。因為凡夫心快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隻是一種攀緣外鏡的幻相,一種自我執取暫時的滿足和 安全感或者成就感。而且這種執取很快會隨著外相和意識的生滅而起起伏伏,當然煩惱不斷。相反,證悟的境界,是超凡入聖的境界,是安住在清淨的心境中,如如 不動,不生不滅,當然是沒有煩惱的,也沒有所謂的厭倦。
原來隻快樂沒有痛苦的境界真的是存在的。隻是我們用凡夫心去測度和懷疑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說我們是井底之蛙絕不為過。
莊子在《南華經》裏麵講到周朝麗姬的一個故事,大意是這樣的:“麗姬是艾地守疆官員的女兒,被獻給晉國媾和通婚之初,淚水哭濕了衣襟,等她到了王宮裏,與王同睡方床,同食美肴,就後悔自己的哭鼻子”。莊子於是發問說”我怎麽知道喜歡生不是錯誤見解呢?“ 莊子當然不是在讚美死亡,隻是在比喻我們對不可知的苦惱和恐懼。
我經常想,這個故事的寓意,其實很有現實意義。我們對未知的恐懼,是很多人都會犯的毛病。同樣,佛法的境界,因為無法測度,導致有些人相信,但是不相信自己能夠達到;有人不相信,其原因很可能是對改變心性現狀和習慣的一種恐懼。
當然,也可能更多的是對這種現狀的習以為常。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覺得人生有苦有樂很正常,“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嘛。好好奮鬥,搞好自己的小環境,再 輔以心靈雞湯,保持心理平衡,好像也過得很滋 潤。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也的確越來越好,生活的品質在增加,感覺人生是苦的人的確越來越少。其實這也是潛意識裏麵對世間法的快樂抱有幻想,而故意 忽略痛苦的表現。佛法認為這是眾生的業障,是沒有智慧的結果。在佛經裏早已指出這些都是末法時代眾生相。相比起來,古人可能生活簡單,受到生老病死的困苦 更多,但比我們更有出離心和智慧。因此古人學佛和證道者比現代人容易得多。
如果能認識到人世間的樂是無常的,有“邊際效應” 的,更不用說各種不順利或者違緣可能轉瞬及至。那麽你就容易對佛法升起不退轉的信心。換句話說,凡夫心沒有出路,學佛是唯一可能拯救我們的方式。“榮華富 貴如過眼煙雲”,這不是心靈雞湯,而是我們世間生存的真正情況。有些人也許不眷戀榮華富貴,但是眷戀親人、家屬。但是同樣地,他們也不能分擔你任何的痛 苦,在大限到來,連這樣的緣分都不能帶走,孤身一人離開這個世界。難道還沒有比這個更令人感歎人世的無常,難道還不足夠警惕嗎?
佛經雲:“三界無安如同火宅”。為什麽人們總是在起火的房子裏麵,還安之若素呢?佛法說這是無明的結果。這麽如何結束這個無明?這就是佛陀要教導我們的。
因此,我們有了佛陀,一個高大上的王子放棄了王位,經過十幾年的苦心修行,終於在菩提樹下悟道;並且轉動法輪,為眾生說法。說的就是怎麽”離苦得樂“。
對,沒錯,是“離苦得樂”。這才是佛法的真諦,是佛法的全部目的。與大眾想象的不同,佛法不是宗教,不是科學,甚至不是哲學。佛法是“教”和“證”,佛法是教育。佛陀根據自己的證悟體驗,告訴你離苦得樂的教理和證悟的方法。
佛法不是宗教,因為嚴格意義上講,宗教所要求的組織權力結構等等是在佛法中不存在的。其實很多儀軌也是後人加上去的,而且我們不能因為有儀軌就認為是宗 教。現代的學校裏,也不有很多儀式嗎?比如升旗儀式,總不能因此認為學校也是宗教機構。最像宗教的地方是西藏或者藏傳佛教的區域,那也是因為政教合一的原 因,和佛法本身無關。所以我一般更願意用”佛法“而不是”佛教“這個詞,也是這個原因。
佛法不是科學,因為科學講究的客觀、可觀察的可重複。佛法從主觀體驗入手,是沒有辦法大規模“可觀察”的重複和統計推理。因為證悟很難,即使佛陀時代最多 也就是幾千人而已,從現代科學看起來是小樣本。但佛法絕不是迷信,一是佛法鼓勵學佛者應該大膽思辨而不是盲從;二是因為佛法最後都是可以證明的,佛法的全 部都是要求你自己的體證。當然一個悟道者也可以根據各種瑞相進行驗證,但是由於小樣本,唯科學論者是不會承認的。不過,我覺得最大的不同還在於,佛法前提 是由信入手;這對於現代社會對科學方法論熟悉的人來說,的確有相當的困難。特別是學理工科的知識分子,對這類人要信佛法,真的非常需要出離心,或者說多世 以來的慧根。
佛法也不完全是哲學,把佛法僅僅當哲學是一種更為廣泛的誤解。前段時候看宗薩將揚欽哲仁波切的講演提到,他到倫敦訪問牛津大學,結果一幫哲學教授在把佛教 當哲學研究。智慧如宗薩也隻好一笑了之。的確,佛教思想博大精深,近代很多學者也非常癡迷和崇敬佛教,如梁啟超。但是,用佛陀自己的說法,佛法隻是“觀月 指”。佛陀解釋說,如果萬法的實相是月亮的話,佛法隻是指出月亮的手指。佛陀也再三告誡大家,不要執著佛法,不要把手指當月亮。不然非但沒有月亮,連手指 都沒有了。一句話,”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金剛經)。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人曾請教佛陀關於宇宙有限無限的問題。佛陀不答。佛陀後來對弟子說,他的說法, 都是教人如何離苦得樂,識得本心,識得實相。那些哲學問題,不是他所關心的。佛陀進一步比喻說,就像對一個重病的病人,不著急搶救,卻花時間去研究其他問 題一樣。眾生如同這個重病的病人,與其談這些形而上的問題,還不如抓緊時間好好修行,因為生命就在呼吸之間。
所以,佛法是教育,是對萬法實相的培訓課本和對內心消除無明的訓練教材。佛陀在世的時候,原始佛教的僧團更像一個學習小組,或者像我們現在吃住都在一起的 專題夏令營。而後來的寺廟更像一個學校,寺廟裏麵的僧眾就是尋道的學生,住持是校長罷了。除了師生的關係以外,僧俗弟子和方丈住持並無更多的關係。
近代漢地因為戰亂、饑荒、政治、“文化革命”等等各種原因,漢地各顯宗的教證等傳承中斷了很多,學佛的氣氛在社會上一度消失殆盡,具足的上師很難尋找。而 大眾心目中的佛法,在經過了無神論的教育之後,再加上媒體宣傳的刻意影響,對佛教要不然斥為迷信;要不然就是一窩蜂的燒香拜佛,其實隻是在向菩薩作賄賂, 希望佛菩薩等擁有超能力的偶像能夠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發財。這些都是對佛法不了解產生的誤區。相比之下,藏地和我們漢地完全不同。藏地生活艱苦,經濟落 後,但是自給自足,相對封閉,反而在幾千年卻免於戰亂和大規模的饑荒,使文化和佛法的傳承得以延續。所以在藏地信奉佛教達到了幾乎100%,哪怕在家居士 的佛教修養和認識都很高;而且大成就者很多。所以到底什麽更好,就很難一概而論了。好消息是藏傳佛教在漢地和全世界傳播越來越廣;而且隨著政策的開放,漢地顯宗也比前幾十年要興盛,可以看到向佛學佛的人越來越多。
如果真希望離苦得樂,不再畏懼未知的改變,而有興趣試試的話,我覺得最好的入門方式就是讀佛經。靜下心來,放開自己的心胸,以開放、謙虛心態來讀,你會逐 步發現佛經也是非常好看的。佛經其實大多數都是生動的故事,巧妙的比喻和發人深省的推理。我想,對於知識分子,《六祖壇經》、《金剛經》、《楞嚴經》、 《圓覺經》或者《維摩詰經》等都是容易接受的經書,文字優美,趣味深遠,讓人大開眼界,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等讀了佛經之後,你再回過頭來再想想魯迅的那句話,你會不會也認為如果能做到,心不攀緣不執著,心無掛礙,清清靜靜,怎麽可能有”乏味“的感覺?所以,桃花還在那裏,隻是你的看法慢慢在變了吧。
天天看桃花
所有跟帖:
• 謝謝分享,祝您感恩節快樂!:)) -山龍- ♂ (0 bytes) () 11/27/2014 postreply 12:21:16
• 多謝。也祝你感恩節快樂。 -紅塵無浪- ♂ (0 bytes) () 11/27/2014 postreply 12:43:51
• 剛剛樓上遠牧師的視頻才說 -成長- ♀ (493 bytes) () 11/28/2014 postreply 09: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