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黴素和鏈黴素,挽救我家兩條生命
稍微有點醫學和曆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青黴素(Penicillin)和鏈黴素(Streptomycin)在1940,50年代是世界上最先進有效的抗生素,它的發明和使用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同時因為它的昂貴和缺乏,也使不能及時得到它救助的千千萬萬條生命無奈地消失了。青鏈黴素曾經挽救了我家兩條生命。
青黴素救了大姨夫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軍竭盡全力對中國軍隊的後勤補給線進行轟炸破壞。大批的誌願軍工程兵/鐵道兵入朝修橋護路。美軍炸毀了橋梁涵洞,誌願軍立即搶救修複。再炸,再修,反複爭奪。早年有本小說叫作“無名川大橋”,說的就是這段故事。
軍隊急需懂行的工程技術人員。大姨夫是四川大學工程橋梁係的年輕講師,當過地下黨,政治上被信任,於是被抽調隨軍入朝作戰。1951夏,大姨夫在指揮搶修戰鬥中被美軍的汽油彈燒傷,治療中發生嚴重感染,急需使用青黴素(當時是唯一的特效藥)。
自從中國和聯合國軍交戰以來,西方對中國全麵禁運。抗生素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被嚴格封鎖,中國隻能用黃金通過香港走私進口。國內各藥廠剛剛研製成功少量的抗生素,質量不穩定,死亡事故頻繁發生。大批的傷病員急需要抗生素治療。
軍隊隻能下達命令條例,某級別幹部和戰鬥立功人員用進口抗生素;然後是國產藥物,用量多少都有規定。生命是無價的,可是救治生命的順序和力度是有區別的!稍微超出規定就要請示師,軍級司令部批準。好在大姨夫在他的部隊享受高級軍官待遇,進口抗生素得到保障,因此撿回一條性命。
鏈黴素挽回了母親的生命
說來也巧,母親和死神擦肩而過也是在1951年。那年父母同在鞍鋼耐火材料廠工作,兩人都是25歲的大學畢業生,意氣風發。父親是白雲石車間主任,母親是技術員。原料礦石的顆粒不均是個最大的技術障礙,使成品質量得不到保障。前方戰事緊,生產壓力極大,又沒有條件更新設備。母親聰明能幹,看到那個立窯有29米高,就想到鄉下的揚場曬穀,於是創造性地利用皮帶通廊的落差改造成功一個斜篩,把不合格的小礦石篩掉,從而保正了車間的產量和質量。
母親立了功,鞍鋼黨委授予母親“勞技結合”模範青年,鞍山市的報紙幾次刊登母親的故事。還沒來得及高興,災難就接踵而至。
母親患了當時致命的頸椎結核,俗稱“骨癆”。不能抬頭,穿著化學纖維製成的硬背心,躺在冰冷的石膏床上,奄奄一息。對民間百姓來說,這是絕症。當年大醫院可以用大劑量的鏈黴素擊退結核菌。
鏈黴素?黃金一樣貴重,又被列為軍用物資的藥品,當時隻有鞍鋼的主要領導批準才能拿到少量的國產鏈黴素。偏偏這個時候,外祖父和兩個舅舅在“鎮反運動”中被鎮壓的消息傳來,母親連開口申請的勇氣都沒有了,看上去是沒有多少希望了。
那時父親和母親剛剛交往不久,也沒有明確關係。父親這時向母親求婚,兩人以未婚夫妻身份給鞍鋼主持工作的第一副經理馬賓寫了一封求援信。信是父親親手送到經理辦公室的,不敢有太大奢望,又度日如年地等待消息。
僅僅兩天過後,馬賓經理的親筆批示轉到醫院。馬賓批給母親60隻進口鏈黴素,並且附上為什麽這麽做的批語“模範團員,她的工作成績,就是對抗美援朝的貢獻”。當最後一隻鏈黴素用完時,母親奇跡般地康複了!
1957年底,我父母奉命調到塞外鋼城工作。幾年中父親見過這位領導多次,但從未有過一次私下交往。父親也當麵感激過馬賓先生,每次他隻是擺擺手表示不值一提。有時我也在想,當年的上下級關係是不是童話故事啊?
母親出院時,醫生的忠告是不要懷孕生孩子。因為孕婦需要大量鈣質,會使病情惡化。母親冒險生了一個兒子,結果身體反而更好。後來的研究文獻表明,懷孕生育是好事,促進鈣質吸收。母親隨後又生了兩個兒子,才有今天這篇小文問世,嗬嗬。
附記:
故事來源於88歲的父親最近所寫的回憶文字。我今年夏天回國探視帶回來閱讀,讀著讀著兩眼就被淚水模糊了。
1913年出生的馬賓先生依然健在。在這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到來之際,如果馬賓先生本人或親屬讀到此文,請接受我的誠摯謝意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