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之旅(六)參觀著名的大教堂和國家宮

來源: jiyangwenzi 2014-11-06 13:11:5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209 bytes)

 


 


 


 





 


 


第一幅是有名的大教堂,第二幅是大教堂上的雕塑,三、四、五是國家宮的外麵,第六是國家宮的另一麵的街道,最後一幅是大教堂對麵的一個市場外麵的走廊。

我和coco隨著奧斯卡和海娜坐公車來到墨西哥城的大主教堂。那天剛好是禮拜天,人很多,在大教堂前麵的廣場上擺滿了小攤,出售各種食品和手工藝品,還有一些雜耍在表演節目。盡管熙熙攘攘的人群絡繹不絕,但從遠處望去,也遮不住教堂的宏偉和華麗。兩邊的鍾樓高達67米,中間的主殿就寬110米。這座教堂由西班牙人在1573年開始修建,至1813年竣工。耗時30年的時間,使大教堂包含了古典巴洛克、新古典等多種建築風格。教堂中除了保存在16個禮拜堂中古老的雕像和家具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頂上那輝煌的聖經故事壁畫。據說,大教堂所在地就是天主教最大教區的中心。我們到裏麵參觀,眾多的雕像,古典的家具,做工之細致,人物的神態,衣著無不蘊含著古老而莊嚴,使人不由得生出敬畏之心。我們樓上,樓下轉來轉去,所到之處,給人的感覺是金碧輝煌。將近200年的時光,見證了這個城市當年的輝煌和曆史。

在大教堂的右側隔一條馬路是墨西哥的國家宮。國家宮最初為16世紀阿茲特克皇帝莫泰佐馬二世所建,西班牙人來到後,將總統府設在了這座曾經的帝國宮殿中,並將其改建為中庭寬大的宮殿。墨西哥獨立後,這裏成為總統府所在地。這座在不同時期始終作為國家中心的建築,其居住者的幾經變更,見證了墨西哥統治者的更替。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墨西哥壁畫家狄亞哥裏維拉在1929年到1935年間創作的巨幅曆史壁畫,壁畫滿布國家宮中央庭院的四壁,色彩絢麗張揚,描述了墨西哥整個曆史的發展軌跡,其中對羽蛇神、西班牙人柯泰斯和獨立戰爭的描繪尤為出色。此外,國家宮也是1810年墨西哥獨立鍾聲之父伊達爾戈神父敲響的獨立鍾,至今仍保存在國家宮中門的陽台上。

大教堂和國家宮裏不允許拍攝照片,特別是國家宮,保安措施很嚴。要排隊領票,排隊存包,照相機不能帶入。所以,盡管麵對珍貴的壁畫,特色的古董,卻無法拍攝留念,實在是一大憾事。隻能拍攝一些外景而已。

我們參觀了大教堂和國家宮,幾個小時過去了。其它的走馬觀花地看看,人已經很累了。就坐車回旅館。奧斯卡和海娜和我們在旅館門口分手,我們感謝他們陪我們。海娜說,跟我們在一起非常愉快。奧斯卡則說,他還會繼續抽時間陪我們旅遊。

回到旅館,到前台詢問,得到了滿意的答複,服務員給我們安排了另外一個房間,給我們鑰匙,陪我們到房間拿出行李,我們把原來房間的鑰匙交給服務員,按指示到新分配的房間,比原來的房間大,裏麵是兩個單人床位。除了床頭櫃還有兩個單人沙發和一張書桌。太好了,疲乏的我坐在沙發上,休息了好一陣,人才緩了過來。這才拿出溫度計量體溫,又是38度多,怪不得頭那麽難受,趕快喝藥。又休息了一會。這才去餐館吃飯。飯後回到旅館,coco已經回來了。我們洗洗涮涮,就每人躺一張床上,太舒服了。我們就聊天了。談到今天參觀的大教堂和國家宮,感慨良多,墨西哥真是一個很有曆史的國家啊。正說著,電話響了,原來是奧斯卡在大廳邀我們去歌舞廳。對此,我不感興趣,我就以身體不適推掉了。coco蠻有興趣的去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謝謝分享。 -加州花坊- 給 加州花坊 發送悄悄話 加州花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6/2014 postreply 15:07:56

謝謝 -jiyangwenzi- 給 jiyangwenzi 發送悄悄話 jiyangwenzi 的博客首頁 (657 bytes) () 11/07/2014 postreply 10:16:02

Will do ! -加州花坊- 給 加州花坊 發送悄悄話 加州花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14 postreply 20:47:52

感恩、感恩、再感恩 -jiyangwenzi- 給 jiyangwenzi 發送悄悄話 jiyangwenzi 的博客首頁 (654 bytes) () 11/12/2014 postreply 10:04: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