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鈴鐺閣(四)勞衛製

   
                 夢回鈴鐺閣(四)勞衛製

 

    50年代初從蘇聯引進的體育鍛煉製度:“準備著,為勞動和衛國參加體育鍛煉。”

   鈴鐺閣是男中,卻不以體育聞名。上千人的學校,校園統共隻有十一畝地,蓋了東西南北中五座樓,餘下的地方又分割出前東西院、後東西院,剩下的操場能有多大?充其量隻有兩個籃球場和一個排球場。

    然而對於他,那十二歲的孩子,這是求學的聖地,也是玩耍的樂園。

    除去天黑,必須回家,他總在學校待著。家離學校隻有一箭之遙。他也沒別的地方可去。

    玩什麽?克朗球、乒乓球、回力球。

    這克朗球本來是台球的一種玩法,不知何時簡化為將近一米見方的木盤,四角有兜。用球杆擊打圓坨狀的棋子使之落兜。到49年流行更為簡化的“彈棋”,即省去 球杆,直接用中指去彈。一時在天津盛行,學校的低年級也舉辦過彈棋比賽。平日他們摸不到正式的棋盤,好在教室前的庭院內有一個水泥麵的方墩,四周擺上磚 頭,空下四角,把廢瓦磨成圓坨,就可以過把癮了。因陋就簡,小孩子從不缺乏這種創造性。

    同樣,乒乓球案子也是輪不到他們的。南樓卻有好去處,二樓升三樓的台階,從兩旁匯聚中央有一個平台,隻需一個球,隨便拿硬紙板頂拍子,也可來來往往地推打起來。

    再往上到三樓,可通到二樓教室的屋頂,那就是玩回力球的場所了。兩人持一個皮球輪番往牆上拋擲,彈跳回來對方接不住即分出輸贏。

    這些小孩子的遊戲,大同學是不屑為之的。

    隻過了一年,中樓拆掉,北樓重建,終於空出一個象點樣的操場,直跑道50米,一周150米,中間有四個籃球場。

    接著學習蘇聯經驗,推行勞衛製體育鍛煉標準。包括速度、耐力、跳躍、投擲、體操。體育課測驗也選其中三項進行,手榴彈投擲是必測項目。

    他把遊戲興趣轉向了體育鍛煉,心理上跨進了一大步。

    新來的體育老師非常盡職,每天早上六點半組織到校的學生練習投擲手榴彈(體育用),學生分列操場兩端,一聲口哨,一方投出,再一聲哨,對方撿起,然後聽哨 再投。看似有條不紊,實則險象環生。常有反應遲鈍,出手慢的,遇上性急搶著撿拾的,就會出現手榴彈從頭頂飛過的驚險鏡頭,老師再急忙製止也來不及。就這 樣,擔負著為學生安全負責的老師每天準時到校,星期天、假期也不停止。學生則隨意參加。

    他瘦小無力,起初隻能投17、8米,遠不能達到及格線,幾個月堅持練下來,居然能投到30米開外,超過了標準要求。

    短跑、跳高、跳遠、爬繩爬杆、單杠引體向上、雙杠推起,他樣樣練得達標,隻有1000米長跑,總是過不了關,肺活量不行。

    一度時間,他對器械體操入了迷。體操活動小組的指導正是那位孫老師。讓同學們傳話,隻要愛好,就來一起練吧,基礎不行沒關係,反正是鍛煉身體。

    於是他也參加了體操組的活動,學到了一些難度不大的動作。

    初一入學身高隻有一米三,到高中就長成一米七,還一度當了體育科代表,帶隊領操。

    他從內心深處感謝體育老師,遺憾的是,從未向老師表白過,甚至連老師的姓都模糊到不敢確定了,但老師的容貌,舉止,他將永遠不會忘記,伴隨終生。

    體育愛好也伴隨他一生並影響給下一代,他三十歲學會了遊泳,七十歲仍不放棄。體育鍛煉,不僅給瘦弱的身體增加了活力,也為他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的精神負擔開辟了一條疏導的渠道。無論如何地煩擾不堪,隻要一投入水中,腦中一片空白,憂慮全消。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