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情(一)“吳清華”杜近芳,是葉少蘭父子兩代的“佳人”
在戲外,杜近芳是葉少蘭“姐姐”輩。因為杜近芳稱葉少蘭的爸爸葉盛蘭為“四叔”。在戲內,葉少蘭應叫杜近芳為“小媽姐”。杜近芳與葉盛蘭,幾十年一起在中國京劇院演“才子佳人”戲。在戲裏,他們是相愛的一對。
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下設實驗工作團。後來發展成“中國京劇院”。最初,第一團成員有李少春、葉盛蘭、袁世海、杜近芳等。 後形成李袁葉杜四頭牌的一團。杜近芳,是中國京劇院“四大頭牌”碩果僅存者。
杜近芳,原名陳玉華,1932年生於北京。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師承王瑤卿、梅蘭芳。1951年起成為國家演員,在中國戲曲研究院實驗京劇一團工作(中國京劇院前身)。與李少春、袁世海、葉盛蘭等固定合作,曾隨團到多國演出。代表作有《白蛇傳》、《謝瑤環》、《柳蔭記》、《桃花扇》等。2004年獲表演藝術終身成就獎。在京劇現代戲《紅色娘子軍》中飾演女主角吳清華,1972年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
葉盛蘭,原名葉端章,字芝如,原籍安徽太湖。1914年出生於梨園世家,1978年病逝。葉盛蘭是我國著名的京劇小生,師從清末著名小生演員程繼先,葉派藝術的創始人。葉盛蘭一生摯愛京劇表演藝術,為京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1957年,誰和大右派章伯鈞搞在一起,誰就是右派。雖然葉盛蘭隻與章伯鈞談了一次話,吃了一頓飯,連參加中國農工民主黨的申請表還沒來得及填寫,即成為“章伯鈞伸向中國京劇界的”罪惡黑手,中國戲曲界僅次於張伯駒、吳祖光的右派分子。罪名是和章伯鈞搞在了一起,章伯鈞也欣賞他,請他參加民主黨派的‘鳴放’座談會,拉他入農工黨(即中國農工民主黨),還給他個中央委員。
因為杜近芳是個身世不詳的孤兒,隻有一個養母。杜近芳10歲就上台演出,1949年拜梅蘭芳為師,成為梅派台柱。梅蘭芳一直很喜歡杜近芳,把她當幹女兒看待。所以婚禮由亦師亦父的梅蘭芳主婚。 杜近芳婚後夫妻一起常去梅家,梅蘭芳總是笑盈盈地迎出來說:女兒姑爺回娘家啦!社會上一直傳說,杜近芳是梅蘭芳和名伶孟小冬的私生女。杜近芳也有聽說。1961年梅蘭芳死後數天,梅妻福芝芳突然來看杜近芳,但不明說來意,隻詳細詢問了杜近芳的身世。她走後杜近芳全家討論此事,聽說梅蘭芳留下幾十萬元遺產,子女族人為如何分正在不和,所以不想卷入進去。杜近芳有一次遇見周總理時,曾對周談起此事,周說:你要想分錢,就去認祖歸宗。但你現在出身好,梅家是個大家庭,社會關係複雜,認了以後對你有沒有好處,你自己考慮!後來此事也沒有了下文。
葉盛蘭與杜近芳的恩怨也像一本“大戲”,裏麵有深深的情,也有太多的遺憾。
葉盛蘭已經大紅大紫的時候,杜近芳還是一個小姑娘。 幾十年一起在中國京劇院唱戲,一起唱生旦戲,一起唱才子佳人戲。葉演呂布,杜就是貂蟬。杜演白娘子,葉就是許仙。杜演李香君,葉就是侯朝宗。杜演陳妙常,葉就是潘必正。葉演梁山伯,杜就是祝英台。在古代題材的戲裏,他們是相愛的一對。在現代戲《白毛女》裏,他們也是相愛的一對,一個演喜兒,一個扮大春。
杜近芳曾被葉盛蘭一手提攜,二人本來是絕佳搭檔,私交甚篤,向被葉盛蘭引為知音。為求自保,杜近芳在批鬥葉盛蘭的大會上將其間“私房話”也揭發了。對葉盛蘭傷害較大,杜近芳心存愧疚。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 在葉盛蘭告別儀式上,杜近芳在戲外真正的“哭靈”。她哭成了淚人,死死抓住緩緩移動的靈床,不讓逝者歸去,身子幾乎拖倒在地。他們二人以表演藝術和情感生命寫成的故事,有著真實的情。
葉盛蘭去世後,輪到杜近芳提攜葉少蘭。
一九七九年,中國京劇院恢複上演優秀劇目。杜近芳複排田漢的新編曆史劇《謝瑤環》,要求劇院領導借用在戰友文工團的葉盛蘭之子葉強,演謝瑤環的戀人袁行建。成名後,葉強更名葉少蘭。小葉一登台,觀眾大為吃驚:除了嗓音差一點兒,從扮相到氣質,怎麽看怎麽像葉盛蘭。在台下看戲的袁世海高興壞了,馬上提議劇院貼演《群英會》,由葉少蘭扮演周瑜,他自己來演曹操。幾場演下來,葉少蘭紅了,都說他是小葉盛蘭。
葉少蘭的嗓子變得又寬又亮。觀眾看了他和杜近芳演的全本《白蛇傳》,邊看邊抹淚。演出結束,謝幕再三,觀眾不肯離去。杜近芳拉著葉少蘭的手,一個勁兒地把他向前推、向前推,一時間,葉少蘭紅得發紫。觀眾無比熾熱的情感裏,包含著對葉盛蘭的懷念與景仰。
杜近芳和葉家兩代人合作,是兩代人的“佳人”,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