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夫妻,惡姻緣,衷腸難盡
“姻緣”,就是婚姻的緣分,是兩個有緣人的生命之約。一部紅樓的主題,就是“枉凝眉”。說得多好,“ 若說沒奇緣, 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 如何心事終虛化。”
緣分,亦作緣份, 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佛教中的一個抽象概念。相愛而能夠相守是有緣有份,相遇而沒能相愛是有份無緣, 相愛而不能結合是有緣無份,既不能相遇又不能相愛是無緣無份。緣為天定,不可強求。
世事難料,好夫妻也有惡姻緣。好夫妻,當然深愛對方。有了愛,婚姻,家庭,有了相濡以沫的心與情。從一而終,不會有小三插足。惡姻緣,是某種“黑手”,或無法抗拒的力量,使得好夫妻突然生離死別。
孫尚香,孫權的妹妹,國色天香,是典行的“白富美”。被諸葛亮用三個“錦囊妙計”忽悠給了劉備,做成了一對老夫少妻。好在劉皇叔是曹操煮酒論過的英雄,俘獲了孫尚香的心。他們很快成了“好夫妻”,演繹了千古絕唱“龍鳳呈祥”。可惜,由於政治原因,孫尚香被孫權接回東吳。雖然張飛截回了侄子阿鬥,卻不能截回嫂嫂。從此,龍鳳天各一方,成了惡姻緣。劉備死後,孫尚香曾經“祭江”。“在江邊擺祭禮悲聲告稟,尊一聲漢皇叔在天之靈?。?好夫妻惡姻緣衷腸難盡,?望空中當鑒我一片誠心”。? “空負了妾身的一往深情,?歎將來在世間總是夢混,?倒不如落一個萬古留名。。。”。孫尚香有沒有投江殉情,後人無從考證。
“孟母三遷”,是歌頌一個偉大的母親。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孟母的努力,造就了一代聖人。“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孟子的父母,也是“好夫妻,惡姻緣,衷腸難盡”。孟母“痛先夫,驟然逝,悲苦無限”。“逢佳節,遇忌日,倍加思念”。每每輾轉難眠之際,就想到“夫彌留,聲斷續,意拳拳,要兒學聖賢”。自己如何“病榻前我泣血,誓繼夫願”,才為嬌兒有成,三擇芳鄰。
“釵頭鳳”和“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更是典型“好夫妻,惡姻緣,衷腸難盡”。
蘇軾的第一任妻子是王弗,十六歲時嫁給蘇軾。王弗生於書香門第之家,受到傳統文化的熏染,十分聰慧,個性內斂,不嗜浮誇。1065年,年僅二十七歲的王弗去世。蘇軾在王弗遷墓與蘇母合葬時,寫下“餘永無所依怙”的墓誌銘。十年後,蘇軾夜夢與亡妻相遇。,催發出了斷人肝腸的“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何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這用淚水揮染而成的幽暗畫麵,正是“好夫妻,惡姻緣,衷腸難盡”。“年年腸斷處”,凝聚了詩人無限淒涼之情。